中国科技人才使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3
Analysis of China technology talent's using situation
出处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6-77,共2页
Special Zone Economy
同被引文献24
-
1王海明.科学是什么[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3-8. 被引量:2
-
2王耀德.科学与技术关系的三个问题[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84-86. 被引量:3
-
3傅鸿飞.中外科技人才现状对比分析[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48(2):8-13. 被引量:8
-
4娄伟.中国科技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109-113. 被引量:24
-
5娄伟.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6):139-143. 被引量:46
-
6阎康年.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48(4):10-13. 被引量:15
-
7刘德艳,王丽莉.我国海外科技人才引进的制度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9):114-116. 被引量:11
-
8吴增基.论“自主创新”的条件[J].社会科学,2005(10):123-128. 被引量:31
-
9王松梅,成良斌.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7(6):129-131. 被引量:32
-
10熊文红.我国科技人才培养与成长机制的创新[J].科学决策,2006(1):39-4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8
-
1牛冲槐,赵彩艳,樊艳萍.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及聚集效应分析(五)——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5-9. 被引量:4
-
2赵勇.金融危机背景下吸引海外科技人才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9,22(3):28-31.
-
3陈莎利,李铭禄.人才政策区域比较与政策结构偏好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9):107-111. 被引量:38
-
4顾玉婷,罗瑾琏.人才个体需求和延揽政策之间关系的扎根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经济论坛,2010(8):176-179. 被引量:2
-
5鲍志伦,王晓.河北省对其他国家和省份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经验借鉴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7):120-121.
-
6朱志成,乐国林.我国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管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9):142-146. 被引量:26
-
7宋微,戴磊.吉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11,30(8):39-42. 被引量:2
-
8卢山,江可申.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与吸纳环境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9):166-171. 被引量:15
-
9李中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其发展策略[J].人口与经济,2011(5):24-28. 被引量:8
-
10马斌,李中斌.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1,25(10):85-88. 被引量:23
-
1科学盘点20年[J].科学新闻,2014(1):24-29.
-
2宋群,张斌.“八五”时期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使用状况分析[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9):31-35.
-
3王虎.出版社微博使用状况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0(12):55-57. 被引量:14
-
4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全球第一[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8(6):7-7.
-
5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的讲话[J].党的文献,2001(1):3-5. 被引量:4
-
6莫亚明,张孝荣.从GDP使用状况分析海东地区投资与消费[J].青海统计,2002(10):19-20.
-
7王文强,秦文展.试论新时代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J].科技与管理,2003,5(1):119-121. 被引量:4
-
8张莹.国内图书馆官方微博使用状况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8(6):73-76. 被引量:9
-
9胡长生,王雄和.中国科技人才的地位、现状与对策[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37(4):16-21. 被引量:3
-
10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全球第一[J].软件工程师,2008(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