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及影响因素——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统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59,共2页
China Statistics
参考文献3
-
1尹希果,周庆行,谭志雄.农业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4):30-34. 被引量:6
-
2何晓群.现代统计方法与应用(M)[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
3贵州统计局.1996—2004贵州统计年鉴(M)[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4..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中国食物安全基础的定量评估[J].地理研究,2001,20(5):555-563. 被引量:24
-
2朱晓峰.食物安全与经济发展[J].学术界,2002(1):64-77. 被引量:7
-
3莱斯特.布朗,布里安.海尔威尔,陈佑启,马兴林,尹昌斌,周颍.中国的水源短缺将震撼世界的食物安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19(4):5-10. 被引量:21
-
4吴亚梅.生态环境危机对21世纪中国食物安全的威胁[J].社会科学研究,2000(3):153-155. 被引量:2
-
5唐克丽.退耕还林还牧与保障食物安全的协调发展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000(8):35-37. 被引量:27
-
6李道亮,傅泽田.我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4):11-14. 被引量:20
-
7欧晓明,曾晓红.食物安全与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J].农业技术经济,2001(2):60-64. 被引量:14
-
8傅泽强,蔡运龙.世界食物安全态势及中国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45-49. 被引量:24
-
9刘彦随,吴传钧.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270-275. 被引量:126
-
10李铜山.WTO框架下我国食物安全体系的架构和运作[J].调研世界,2002(4):13-1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5
-
1赵彩艳,刘坚,卢荣安,张安录.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研究——以徐州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1):4-7. 被引量:10
-
2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基于GIS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3):249-255. 被引量:2
-
3黄蕾.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2013(9):94-96.
-
4李朋来.小农经营的生产逻辑及其演进——基于农业社会化的分析视角[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8(4):79-88. 被引量:2
-
5白云涛,林巧文.农业资源利用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57-61.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7
-
1肖海峰,王姣.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6):45-49. 被引量:151
-
2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585-3586. 被引量:10
-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吉林省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36-1538. 被引量:13
-
4谢杰.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9):36-40. 被引量:53
-
5谢杰.中国粮食生产函数的构建与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3(20):74-76. 被引量:23
-
6吴英杰.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978—2005[J].经济研究导刊,2009(7):24-26. 被引量:23
-
7尹世久,吴林海,张勇.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10):28-34. 被引量:49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陈玮,侯敏.农田景观多样性对农作物单产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1):32-34. 被引量:2
-
2高彦鹏,曹方,陈秉谱,马燕玲.1978—2011年甘肃粮食产量变化原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20-223. 被引量:2
-
3王双进,李健英.基于时间序列趋势图的我国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4):179-182. 被引量:4
-
4房丽萍,孟军.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分析——基于主成分回归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6-160. 被引量:103
-
5黄勇,朱信凯.基于指数分解法的中国粮食增量贡献要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6):92-102. 被引量:23
-
6高卫,张电学,雷利君,刘杰.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方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3):11954-11955. 被引量:7
-
7买里娅.阿布力孜,买托合提.阿那依提.焉耆盆地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3):33-35.
-
8焦宇航,汪红梅.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7):1873-1879. 被引量:9
-
9刘枝军,王宏卫,王媛媛.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7(10):17-23. 被引量:2
-
10韩丹,喻晓玲.新疆兵团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5):18-21.
-
1汪萍,黄兴义.贵州喀斯特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思考[J].社科新视野,2003(4):24-26.
-
2许丽君.贵州喀斯特地区劳动力素质的初步研究[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5-18. 被引量:1
-
3韦清章,高守荣,焦丽.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洼地及经济开发措施研究——以贵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72-18275.
-
4雷家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2):40-44. 被引量:7
-
5马贤惠.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关于贵州生态农业发展与建设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4):132-136. 被引量:4
-
6陈印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东南沿海地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J].农业技术经济,1997(3):27-30.
-
7陆瑞显.做好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农业发展[J].广西农学报,1997,0(1):55-57.
-
8李旻晶.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9):107-108.
-
9李开忠,彭贤伟,吴琳娜,姜英.贵州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问题研究——以贵州花峡谷地区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36-39. 被引量:1
-
10谢丽莎.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J].管理观察,2009(35):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