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7-298,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
二级参考文献1
1 蒋庆琅.寿命表及其应用,第1版[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
共引文献15
1 潘忠伦,黄艳萍,李莉,吕太富.贵州省疾病监测区青壮年人群疾病死亡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484-484.
2 邹志霆,潘忠伦,黄艳萍.贵州省监测区居民2003年早死病因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5):336-337.
3 潘忠伦,叶绪芳,黄艳萍,李莉,汪峰.贵州省监测区少数民族伤病死亡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12-1712.
4 李志民,段军,杨春霞.乌鲁木齐铁路局尘肺转归的流行病学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2):125-127. 被引量:2
5 潘忠伦,黄艳萍,叶绪芳,吕太富.贵州省农村监测区居民死亡趋势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06,23(1):70-71. 被引量:2
6 黄艳萍,潘忠伦,李莉.1997—2004年贵州省城市疾病监测区人群死因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2):130-131. 被引量:1
7 黄艳萍,叶绪芳,罗明国.贵州省疾病监测区人群的疾病负担[J]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6):406-409.
8 刘成国,阮连生.舟山普陀渔区疾病监测区人群死因分析[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13(6):359-360.
9 黄艳萍,叶绪芳,汪峰,罗明国.贵州省2004年疾病监测区人群早死病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549-551. 被引量:2
10 尤春发,戚光跃,张西成.邳州市居民早死病因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00,11(1):7-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47
1 石鹏,孟海英,韩晓燕,王翔军.北京市朝阳区居民2006年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1):19-22. 被引量:41
2 许国章,谢亚莉,王仁元,朱丰盛,鲍建国,应焱燕.宁波市城区居民健康水平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3):185-187. 被引量:1
3 谢韬,李丹.伤害的现状及其疾病负担[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5):309-314. 被引量:40
4 李安乐.杭州市城区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822-823. 被引量:11
5 龙泳,徐德忠,张磊,卢娟,胡继新,闫永平,张治英,杨军.陕西省汉中市2003年农村脑卒中患者疾病负担的研究[J] .疾病控制杂志,2005,9(6):592-595. 被引量:4
6 白玉银,张淑娟,杨晓丽,那军,井丽彬,潘国伟.辽宁省城乡居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疾病负担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1):7-10. 被引量:15
7 戴苡,沈毅.杭州市西湖区疾病负担中早死所致生命损失[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3):11-13. 被引量:2
8 孙建东,郭晓雷,李维卡,张吉玉,付振涛,鹿子龙,徐爱强,王涛,李卫.山东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2007,26(8):64-66. 被引量:42
9 Middaugh J.Epidemiology of injuries in northern areas.Arctic Med Res,1992,51 (17):5
10 Klatt ML,Kennedy RD,Conway GA.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and lost future productivity due to occupational fatalities-Alaska,1990~1994.Alaska Med,1995,37(4):123
引证文献4
1 王书平,时景璞.疾病负担评价常用指标及其应用[J]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5):321-324. 被引量:8
2 欧春泉,赖玉红,陈平雁.广州市2003-2006年主要死因和寿命损失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08,25(4):380-382. 被引量:9
3 宋韶芳,沈纪川,林国桢,董航,李科,周琴.广州市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3,39(5):15-19. 被引量:9
4 葛阳,汪俞威,宇传华.利用DisMod软件分析江干区三种癌症的疾病负担[J] .中国卫生统计,2013,30(6):910-91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31
1 余卓文,陈思东,郜艳晖,叶小华,梁裕基,罗洁莹,吴兆权.2004--2005年佛山市顺德区60岁以上人群死因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532-533. 被引量:3
2 李成华,黄民主,李飞跃,凡琴,明辉.2004—2005年安仁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状况[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4):409-411. 被引量:3
3 颜芳,蔡乐,陶杰,张晓磬,赵科颖.心血管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现状及问题[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5):547-549. 被引量:17
4 翁帆,姜宜海,戴丽萍,黄丽娟,蔡梅英,邱小玲.广州市越秀区国家疾病监测点2004—2008年居民死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09,35(6):43-45. 被引量:6
5 蔡乐,舒占坤,杨媚,董峻,叶亚怀,李虹道,冯锐.丽江市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负担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7):894-895. 被引量:2
6 翁帆,曾远伟,龚诚华,戴丽萍,周焕宁,蔡梅英,曾立志.广州市越秀区2004—2010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病例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1,37(6):47-50. 被引量:4
7 詹一,龚巍巍,俞敏.人群健康的综合评价[J] .浙江预防医学,2013,25(2):20-23. 被引量:5
8 宋云峰,欧春泉.2003—2007年广州市居民意外死亡情况调查分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4):82-85. 被引量:3
9 徐张燕,张敏,崔亚萍,周守君.疾病负担研究的发展与应用[J] .中国肿瘤,2013,22(8):638-643. 被引量:41
10 宋韶芳,沈纪川,林国桢,董航,李科,周琴.广州市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3,39(5):15-19. 被引量:9
1 胡志翔.桐乡市综合疾病监测点工作评价[J] .浙江预防医学,2002,14(9):59-59.
2 胡月梅,鲍昌俊,黄红玉.江苏省1996、1997年居民健康状况分析[J] .疾病监测,1999,14(1):21-22.
3 叶丽新.安徽省1994年综合疾病监测点传染病疫情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6,2(4):29-31.
4 潘忠伦,叶绪芳,黄艳萍,李莉,汪峰.贵州省监测区少数民族伤病死亡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12-1712.
5 唐雪峰,宋杨.四川省疾病监测点2002年传染病疫情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19(5):402-404. 被引量:1
6 陈荣生,王玉林.安庆市200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10(5):280-281. 被引量:1
7 胡建平,陈育德,毛嘉文,饶克勤.导致早死疾病的潜在期望寿命损失测量[J] .中国卫生统计,1999,16(1):24-27. 被引量:16
8 黄艳萍,叶绪芳,罗明国.贵州省疾病监测区人群的疾病负担[J]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6):406-409.
9 刘成国,阮连生.舟山普陀渔区疾病监测区人群死因分析[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13(6):359-360.
10 申振元,胡宝文,尚思远,师文俊,马桂芳.1999~2001年河南省综合疾病监测系统出生和死亡漏报调查报告[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2):109-11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