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守望生命——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
被引量:
19
Keep Watch on Life--Indispensable Life Edu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命是整个教育的元基点。关注人的生命和生命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中小学校应当切切实实地开展有效可行的生命教育,创建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保障体系在内的绿色生命教育体系。
作者
任桂平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26,共3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中小学
生命教育
保障体系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07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2
1
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2
郭元祥,胡修银.
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7(6):22-28.
被引量:12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杜威.学校和社会[A]..杜威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4
陶行知全集第2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5
陶行知全集第1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6
陶行知全集第8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7
陶行知全集第5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8
陶行知全集第3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9
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联合发行所,1949.
共引文献
607
1
周琰.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
.现代英语,2021(4):31-33.
被引量:1
2
张仟仟,戴颖,黄志高.
基于“天宫课堂”的中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J]
.湖南中学物理,2023(7):5-7.
被引量:1
3
熊利平.
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关于特殊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和课程的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2004(11):18-20.
被引量:1
4
杨晓明.
浅谈教育的生活回归[J]
.丹东师专学报,2002(1):77-78.
被引量:7
5
胡夏.
谁想挣脱皮肤的束缚?——浅谈影响语文教育质量的“大气候”[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153-155.
6
曾令格.
关于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的几点思考[J]
.经济前沿,2004(7).
7
彭未名.
生存与觉解:交往德育的本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121-122.
被引量:3
8
冯光.
创造幸福的德育过程[J]
.江苏高教,2004(4):85-87.
被引量:2
9
张祥云.
人文知识的特性及其教育意蕴[J]
.教育研究,2004,25(6):8-12.
被引量:19
10
刘济良.
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J]
.教育科学,2004,20(4):6-8.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140
1
阎文娟,刘会兰.
安全感缺失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
.才智,2019,0(30):28-28.
被引量:2
2
莫振达.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224-224.
被引量:2
3
李玲,林川,廖婷婷.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4):60-61.
被引量:2
4
刘宣文,琚晓燕.
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8):79-83.
被引量:40
5
陈晶.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3-65.
被引量:27
6
罗楚春.
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2004(12):8-11.
被引量:53
7
杨月.
我国生命教育面面观[J]
.中国教师,2005(2):12-15.
被引量:34
8
姜海燕.
生命教育:大学教育的新课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3):20-21.
被引量:19
9
赖雪芬.
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J]
.教育评论,2005(1):29-31.
被引量:28
10
雷静,谢光勇.
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
.教育探索,2005(5):92-94.
被引量:104
引证文献
19
1
李玲,林川,廖婷婷.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4):60-61.
被引量:2
2
陈芳,谷柳.
学生生命发展中的阻隔因素及其应对[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203-204.
3
庄亚楠.
关于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2):41-42.
被引量:13
4
马立娜.
学校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
.科教文汇,2010(21):202-203.
5
杨飞云.
社会转型期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
.天中学刊,2011,26(1):132-135.
被引量:8
6
皇甫玉恩,朱培平.
对学校生命教育内容的探究[J]
.科教文汇,2011(36):21-21.
被引量:1
7
彭思雅.
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律——矛盾协调律[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2):77-81.
8
朱萌.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2):82-88.
被引量:6
9
朱萌.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1):96-99.
被引量:8
10
刘永庆.
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2):37-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张帆,焦迎娜,李桐.
大学生生命、心理价值观的研究[J]
.心理月刊,2021(7):217-218.
2
李卫英,彭云青.
基于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民族教育研究,2022(6):21-27.
被引量:2
3
孙杰远.
论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J]
.教育研究,2020,41(1):98-110.
被引量:11
4
徐卫伟,魏婉怡,王昆.
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历程中的价值嬗变及新时代价值彰显路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7):121-133.
5
雷华国.
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创新实践[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
被引量:1
6
王玲,朱小会.
唱响生命之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8):190-191.
被引量:5
7
任亮宝,雒焕国.
在中小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8):72-74.
被引量:1
8
包金环.
浅析中小学校如何构建和谐校园[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3):13-13.
被引量:1
9
彭思雅.
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律——矛盾协调律[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2):77-81.
10
朱建文.
让教育在生活中“活”起来——基于生活重大事件开展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探讨[J]
.科教导刊,2012(8):8-9.
被引量:2
1
叶小文.
守望生命[J]
.中国宗教,2009(1):12-13.
2
本刊评论员.
守望生命[J]
.湖北教育,2010(3):1-1.
3
桑元峰.
守望生命:教师的主体性[J]
.宁夏社会科学,2009(4):141-142.
被引量:1
4
刘晓燕.
用爱践行教育的温暖 用心守望生命的精彩[J]
.教师,2015,0(31):30-30.
5
刘玉琴.
守望生命——宜都市外国语学校生命教育侧记[J]
.湖北教育,2012(6):4-7.
6
内外兼修,提升素质教育供给[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1):71-71.
7
须健.
小镇微生活之敬业篇——四年级少先队活动课[J]
.少先队活动,2015,0(7):19-20.
8
让绿色生命在真爱教育中绽放——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分校清水亭学校[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0(4).
9
郑德江.
守望生命的阳光——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教育[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0):49-49.
10
冯义芳.
绿色生命教育的游戏化探索[J]
.小学科学,2015(11):14-14.
中国教育学刊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