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日本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及特点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即日本短期高等教育制度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日本短期高等教育适应日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并具备了自身的特点.近年来,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变化,短期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日本短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
卢宁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高职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19-21,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
短期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制度
日本社会
20世纪60年代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现代
高等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改革
分类号
G719.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131.3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1
阿部美哉 金子元久.大学外的高等教育[Z].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1990..
2
新田照夫.六、三制和大学改革[M].大学教育出版社,1995.56-62.
3
清水一彦.短期大学的现状和将来.高等教育研究,2003,(28).
4
韩民.现代日本的专门学校[M].玉川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3
1
王丽燕.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1):92-93.
被引量:4
2
刘学斌,刘苹,马苏常,李丽霞,李充宁.
面向工程应用的液压教学[J]
.科技资讯,2010,8(10):163-163.
被引量:5
3
王新明.
借鉴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充实我国职业教育[J]
.文教资料,2010(19):139-14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6
1
和震.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三十年回顾[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3):32-37.
被引量:68
2
蒋丹.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8):111-111.
被引量:4
3
熊杰.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环境浅析[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8(6):24-31.
被引量:6
4
徐佳丽.
关于修改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的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1):161-162.
被引量:6
5
夏成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
.江苏高教,2005(1):24-27.
被引量:91
6
何海彬.
谈国外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经验的借鉴[J]
.教育与职业,2005(12):42-44.
被引量:13
7
姜大源.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4):59-61.
被引量:46
8
黄启兵.
意大利高等教育改革历程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8):38-40.
被引量:21
9
沈洁.
国外高职教育的启示[J]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7(4):11-13.
被引量:7
10
姜大源 ,刘立新 .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BBiG)[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5):56-62.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7
1
姜丽萍.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8(14):84-85.
被引量:1
2
吕红,陈洁.
高等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国际比较的视野[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1):1-4.
被引量:4
3
孙锋.
我国高职教育存在问题与分析[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1):46-49.
被引量:5
4
蒋治国,何飞燕.
关于强化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探讨[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0(1):105-106.
被引量:1
5
隋亮.
中国职业教育法制问题研究综述[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54-61.
被引量:1
6
刘静.
浅析日本职业教育现状与改革[J]
.企业导报,2011(18):196-197.
被引量:1
7
蒋丹.
浅析日本高职教育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J]
.劳动保障世界,2015(3Z):9-1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陈莺.
“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法制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2):30-32.
被引量:4
2
张远欣.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主要思路——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炼油技术专业《燃料油生产技术》课程为例[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5):20-21.
被引量:1
3
董章清,陈方红.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68-70.
被引量:1
4
董章清.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2(4):101-102.
被引量:1
5
吴世玲.
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组成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时代教育,2010(5):131-131.
被引量:2
6
吕小师,王辉,王有凯,王光勇,杨大方.
基于创新教育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价值工程,2011,30(21):180-181.
被引量:1
7
徐东北,谢春山.
“工学结合”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及其保障机制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7):108-110.
被引量:3
8
孙健.
论“多元化”入学制度下的江苏省高职注册入学制度[J]
.机械职业教育,2011(12):11-13.
被引量:18
9
刘轶颖,高凌俊.
广东新型城市化进程中高职服务功能的升级[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38-41.
被引量:1
10
张平平.
二战后日本经济复兴时期的私学教育[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7):132-135.
1
吴启迪.
本科院校如何办好高等技术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1(8):22-24.
被引量:26
2
武伟.
浅谈知识经济对教育制度改革的要求[J]
.现代企业教育,2000(7):46-46.
被引量:1
3
冯喜英.
美国社区学院和日本短期大学的比较[J]
.日本问题研究,1998,12(4):54-58.
4
郝杰.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和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193-193.
5
唐斌.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5(2):123-127.
被引量:24
6
王亚南.
深化改革,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J]
.中国经贸,2015,0(13):126-126.
7
董迎光,张晓林.
人才、教育与知识经济[J]
.现代企业教育,2000(4):26-27.
8
白云.
韩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近况[J]
.现代远距离教育,1997(4):81-81.
9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J]
.中国远程教育,1997(3):66-66.
10
刘启娴.
高职发展模式初探[J]
.教育研究,1998,19(7):51-55.
被引量:26
教育与职业
2005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