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凹现和凸现:人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演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经历了从古希腊自然哲学至苏格拉底哲学、从中世纪经院哲学至十六-十八世纪西方哲学、从德国古典哲学至马克思哲学三次凹凸现历程,揭示了人的问题的凸现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人从自然、神、理性的次第遮蔽中蹒跚走向现代。当代中国正在走进现代化,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重温这一历史过程,许有一定的启迪。
作者
任东景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9-40,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凹现
凸现
转变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刘普生.
对“以人为本”的几点理解[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1):36-39.
被引量:8
2
王干才.
“以人为本”的实践论诉求[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5):31-35.
被引量:1
3
王双桥.
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现实内容[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18-22.
被引量:3
4
李厚银,袁振龙.
人的存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与以人为本[J]
.天府新论,2007(4):15-19.
被引量:1
5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6
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C].长白论丛,1997.
7
陈曙光.以人为本的人学沉思[Z].第一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
8
王锐生.
“以人为本”: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J]
.哲学研究,2004(2):3-8.
被引量:75
引证文献
1
1
杨娟.
论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以人为本”[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2):58-59.
1
刘华山.
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看哲学的方法论作用[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1):4-5.
2
刘毓晓.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与实践精神[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4):32-32.
3
王建志.
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1):70-72.
被引量:2
4
姜雯雯.
人之为善: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再对比[J]
.宜宾学院学报,2016,16(10):67-74.
5
李革新.
胡塞尔现象学的“苏格拉底转向”[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3):8-16.
被引量:3
6
赵国珍.
先秦时期自然哲学与古希腊自然哲学之比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12-16.
被引量:1
7
阳敏.
穿过红色岁月的阅读之路[J]
.南风窗,2006,0(15):26-29.
8
葛宇宁.
论苏格拉底辩证法的人本性[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3):16-19.
被引量:1
9
黄颂杰.
论西方哲学的转向[J]
.浙江学刊,2004(1):69-77.
被引量:7
10
刘冠杰.
大智大勇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Ⅰ)[J]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0(4):43-44.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