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豫中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本生态区小麦种植的生态条件,根据本所多年试验结果对适宜本区域的小麦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栽培措施。
作者
黄全民
郭春强
廖平安
靳文奎
机构地区
河南省漯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小麦研究》
2005年第4期23-24,共2页
Journal of Wheat Research
关键词
小麦
栽培技术
产量因素
产量构成因素
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种植
生态条件
栽培措施
生态区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7
1
郭天财,朱云集,王晨阳,崔金梅,康国章.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46-50.
被引量:42
2
赵彬,唐映军,夏燕,余娟.
黔西北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40-42.
被引量:5
3
孙芳,杨修,林而达,居辉,熊伟.
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692-696.
被引量:60
4
石书兵,马林,石庆华,刘霞,陈乐梅,刘建喜,王振林.
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4):456-460.
被引量:26
5
姜会飞,霍治国,潘学标,廖树华.
中国小麦生产的区域比较气候风险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3):58-65.
被引量:21
6
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王永华,尹钧,王成雨.
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141-143.
被引量:30
7
周冉,尹钧,杨宗渠.
播期对两类小麦群体发育和光合性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148-153.
被引量:34
8
李娜娜,田奇卓,裴艳婷,谢连杰,刘国伟,王树亮.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3):508-513.
被引量:48
9
刘太廷,高迎军,柳建林.
小麦高产途径和栽培措施[J]
.中国种业,2007(7):63-64.
被引量:8
10
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9(4):19-23.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4
1
王晓伟,马东钦,朱有朋,詹克慧.
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J]
.中国种业,2009(12):27-29.
被引量:6
2
马东钦,王晓伟,朱有朋,许兰杰,马彩艳,孙文鑫,郭春燕,詹克慧.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1-94.
被引量:33
3
葛建军.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徐麦3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山东农业科学,2011,43(5):107-108.
被引量:11
4
朱统泉,武建华,金艳,范春燕,夏小亮,吴旭红,段红朝.
驻马店冬小麦主要气候生态特征与高产关键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185-19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陆德.
邳州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2):90-91.
2
朱高纪.
晚播小麦配方追肥效果试验[J]
.中国种业,2011(S1):50-51.
3
刘贵锋,白文斌,赵建武,王金转,郑香萍,申慧勇.
旱地不同种植密度对中晚熟矮秆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2,2(5):32-35.
被引量:43
4
杨保安,张建伟,张福彦,郅洋军,程仲杰.
不同播期、播量对国审麦富麦200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2(6):48-51.
被引量:5
5
张焕军,郁红艳,项剑,丁维新.
播种时间对豫北地区小麦农学指标、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8):1030-1036.
被引量:13
6
霍阿红,张志鹏,杨德智,付永斌,李强,张文祥.
冀西北冬麦北移适宜播期和品种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21-25.
被引量:2
7
田森林,李慧明,白文斌.
晋中晚熟冬小麦“窄行稀条播”的群体质量和产量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6):1107-1110.
被引量:4
8
李爱国,宋晓霞,吴春西.
播期播量对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9号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2,26(6):635-638.
被引量:11
9
淮贺举,陆洲,秦向阳,李奇峰,于莹,臧辰龙.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9):1-4.
被引量:48
10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播期和密度对镇麦168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6):1243-1247.
被引量:23
1
鲍广云.
科技助农谱新篇——安徽农垦科技示范助农增收纪实[J]
.江淮,2006,0(7):41-41.
2
何取宏.
博华蔗区甘蔗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广西蔗糖,2000(3):10-12.
3
刘艳平,杨淑艳.
一亩甜玉米 收入两千元[J]
.河北农业,2002(4):14-14.
4
图片新闻[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0(11):24-25.
5
许光宇,李阳阳,毛成龙.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因素的计量经济学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5X):87-88.
被引量:7
6
农业部:中国旱情对秋粮产量构成严重威胁[J]
.福建稻麦科技,2009,27(3):18-18.
7
良种推广还存在不利因素[J]
.中国瓜菜,2005,18(5):65-65.
8
崔有祯,王新明,刘洪波.
谈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关系[J]
.种子世界,2002(6):52-52.
9
丛广和.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栽培方法[J]
.农村经济与科技,1997,8(12):18-19.
10
李加汇,刘长青,张灵枝.
焦作小麦种子创名牌的难点与对策[J]
.河南农业,2005(12):38-38.
小麦研究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