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前进》
2005年第10期35-36,共2页
同被引文献35
-
1徐振刚,杜铭华.新型煤化工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煤化工,2003,31(6):4-8. 被引量:7
-
2许红星.我国煤炭清洁利用战略探讨[J].中外能源,2012,17(4):1-13. 被引量:23
-
3郭彬程,李建忠,张国生,吴晓智,李欣.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J].中外能源,2012,17(7):103-107. 被引量:3
-
4范维唐,杜铭华.中国煤化工的现状及展望[J].煤化工,2005,33(1):1-5. 被引量:30
-
5郁向民,李文鹏,徐显明,夏志辉,曾群英.我国煤化工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云南化工,2005,32(2):57-62. 被引量:12
-
6张金阳.煤化工产业发展之我见[J].河南化工,2005,22(10):4-6. 被引量:2
-
7高建业.发展新型煤化工能源技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J].山西化工,2006,26(3):69-71. 被引量:9
-
8吴道蓉.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深层次探讨[J].中国煤炭,2006,32(9):54-56. 被引量:9
-
9欧阳丹,李倬.从中哈石油合作看新疆石化产业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4-5. 被引量:2
-
10邝生鲁.高油价给我国煤基液态能源技术的发展带来机遇(下)[J].现代化工,2009,29(9):1-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3
-
1周丽,胡山鹰,陈定江,金涌.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发展模式与实例分析[J].现代化工,2007,27(S2):5-9. 被引量:9
-
2谷良.浅谈我国煤化工产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化工贸易,2012,4(8):241-241.
-
3黄晟,何雨初,李振宇.“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化工进展,2019,38(1):171-18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刘菊泉,赵明敏,狄娜,张书宁,艾赛提·吾斯曼.新疆高职院校《油层物理》课程教学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46(10):81-82. 被引量:1
-
2孙海勇,杨芊,樊金璐.新疆煤炭及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20,0(2):57-61. 被引量:22
-
3齐妙青.浅析加快新疆数字旅游发展对策[J].中国产经,2020(4):93-94. 被引量:4
-
4马鹏翔,杨金锋,虞孔卡.产业集中度视角下长江上游化工产业发展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1):28-30. 被引量:1
-
5汪应洛.煤化工产业园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39-44. 被引量:5
-
6薛道伟.浅析煤化工产业园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1):277-277.
-
7李莉,宋岭.区域煤化工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思路初探——以新疆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2):29-33. 被引量:9
-
8李莉,宋岭.新疆煤化工发展中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0,30(4):662-667. 被引量:5
-
9陈曦,徐翯.煤化工企业的危险识别和风险控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5(4):40-42. 被引量:2
-
10丁清旭.我国煤化工产业升级的障碍因素和实现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116-117. 被引量:2
-
1“万绿达”的绿色发展之路[J].环境教育,2017,0(3):94-96.
-
2于乐.LG化学将扩大在华ABS产能[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5,13(15):33-33.
-
3董书奎.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煤化工企业初步探讨[J].决策探索,2010(16):42-43. 被引量:3
-
4李铎.展望21世纪,重视亚洲市场的投资:国际石油形势和国际石油公司的经营战略[J].世界石油科学,1995(3):8-10.
-
5丁先学.苏联石油形势与前景[J].经济评论,1982(4):15-31.
-
6谢祖林.中国目前石油形势[J].科技信息,2008(8):172-172. 被引量:1
-
7十市勉,汪慕恒.当前的国际石油形势与亚洲石油市场动向[J].东南亚石化市场研究,1993(4):1-3.
-
8张铨信.EIA预测2000年的石油形势[J].江西石油化工,1992(2):63-63.
-
9张叶.浙江工业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J].经贸实践,2010(11):14-15.
-
10杨艳杰.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J].企业导报,2016(14):25-2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