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艺策略与文化进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策略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策略,不仅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有效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和稳定,而且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提出了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文艺观念,在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诸方面成绩卓著,对后来中国文化、文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
刘忱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出处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6,共5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T.C
关键词
抗战
中国共产党
文艺策略
文化
分类号
G12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1
阳翰生.第三厅—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一)[J].新文学史料,1980,(4):16-16.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周扬.我们的态度[A].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541.
4
阿英.再论抗战的通俗文学[A].文天行.国统区抗战文学运动史稿[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5.
5
徐光霄.<新华日报>在文艺战线的斗争[J].抗战文艺研究,1982,(1).
6
梁实秋.编者的话[A].文天行.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Z].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1.
7
罗荪.抗战文艺回忆片断[A]..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丛书:第1卷[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210.
8
巴人.展开文艺领域中反对个人主义的斗争[J].文艺阵地,1939,(3):1-1.
9
茅盾.暴露与讽刺[A]..茅盾全集:第2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503.
10
何其芳.夜歌(二)[A]..何其芳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87.
共引文献
46
1
袁盛勇.
“民族形式”论争的历史性回顾与反思[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5):49-54.
被引量:3
2
陈薇.
两个“十三年”及其基本经验[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4):4-9.
3
傅建世.
论人的生存力及其构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8(4):32-35.
4
赵书刚.
孙中山关于科教救国的战略构想[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1):119-123.
5
王也扬.
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点研究[J]
.史学月刊,2005(1):5-16.
被引量:9
6
谢庆奎.
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J]
.新视野,2005(1):48-51.
被引量:9
7
刘琳.
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发展新路[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8(3):46-49.
8
周文玖.
民族救亡与民族统一战线纲领[J]
.河北学刊,2005,25(3):82-84.
9
王红续.
毛泽东的抗日外交思想[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3):106-111.
被引量:2
10
龚学增.
论马列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4):22-2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8
1
邬蓉华.
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发展述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133-140.
被引量:6
2
皇甫晓涛.
抗战前后文化思潮与“东方文化复兴”的历史主题及其发展[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6):15-20.
被引量:6
3
冯崇义.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思潮[J]
.开放时代,1998(2):73-79.
被引量:16
4
徐柏森.
论抗战戏剧的功能、形态及其历史影响——对新四军在盐城期间有关戏剧活动史实的回眸[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4):135-143.
被引量:7
5
叶志良.
战时东南救亡剧运与戏剧创作[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3):135-144.
被引量:2
6
秦英君.
抗日战争与新儒学文化思潮[J]
.民国档案,1995(4):96-101.
被引量:1
7
李良玉.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道统思潮[J]
.江苏社会科学,1991(4):60-65.
被引量:2
8
廖全京.
阳翰笙抗战时期剧作的美学风貌[J]
.社会科学研究,1984(3):66-73.
被引量:1
9
王奇生.
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J]
.抗日战争研究,1997(2):144-155.
被引量:10
10
师迎祥,李君才.
论抗战精神[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3(3):14-1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艾智科.
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研究述评[J]
.重庆社会科学,2012(6):106-1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左福生.
渝刊对抗战文史研究的学术传播述评——基于重庆社科期刊近十年载文情况的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5):49-57.
2
陈媛媛.
浅谈法租界广州湾的抗战文化[J]
.商业故事,2016,0(29):148-149.
1
丁立群.
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相对主义批判[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6):11-12.
被引量:4
2
齐卫平,张林龙.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J]
.上海党史与党建,1995(S1):25-28.
3
钱崇涛,刘忠.
“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
.资料通讯,2003(9):28-29.
4
孙国林.
毛泽东与抗战文艺、文艺家[J]
.湘潮,2007(02S):4-8.
被引量:1
5
刘雪芹.
抵制文化传播领域“三俗”现象的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6,0(3):128-128.
6
陈东,林星.
抗日烽火中的永安进步文化活动[J]
.闽江学院学报,1996,17(3):40-44.
7
章倩砺.
唤醒历史记忆,彰显文化名城的个性特色——以武汉抗战文化为个案[J]
.美术教育研究,2010(3):17-17.
8
黎志隆.
关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哲学思考[J]
.法制与经济,2013,22(2):117-119.
被引量:5
9
洪梅.
应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的引导[J]
.当代江西,2011,0(6):40-40.
10
肖海燕.
论中国共产党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2):79-82.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