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四川客家话与亚文化圈研究

Research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chuan Hakka and the Sub-culture Circl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语言(语音)符号是伴随着人类文明源起的关键因素和共生现象,它有着远比文字符号更久远的历史信息。客家话在文化精神方面包含着厚重的中国社会以祖先崇拜血缘纽带关系为核心的民间宗教因素。客家移民能够世世代代异地繁衍发展,其与客家语言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因素直接相关。客家话在社群迁徙与聚居区域变迁进程中的历史流动中无疑隐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客家话亚文化圈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时代变迁主流文化迁移为亚文化的自然历史过程。20世纪华语华文的“巨大变化”,在于思想统一与观念普及致使差异消弥带来的语言特色、语种生命和方言类别的弱化。语言的历史传承与流动变迁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作为汉语言亚文化语音类别的四川客家话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应有相当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7-30,57,共5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英]霍克斯(Hawkes,T·)著,瞿铁鹏 译,刘峰.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