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和谐社会的精神生产——多元相和创造精神产品的探究之二

Spiritual Prod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全球化、开放性、需求多样性增长的时代并没有使精神生产同世界经济一体化而“趋同”,反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民族的精神生产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碰撞中发展自己民族的个性,在多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和谐。人本性的多元共荣精神生产,主要表现在人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多元生产和全面发展以及对人的存在、人的追求、人的创造和人的自由的多样性的尊重。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4-37,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广西大学2004年创新实践资助项目(A100111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3罗素.罗素文集[M].改革出版社,1996.28-29.
  • 4费孝通.东方文明与二十一世纪和平[A]..行行重行行[M](续集)[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7..
  • 5党国英.在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可能性[J].中国新闻周刊,2005(1):30-31. 被引量:41
  •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2.

共引文献5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