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皖南事变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
Two Questions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New Forth Army "Accident
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参考文献7
-
1徐君华.评项英的南进战略[J].大江南北,1988,(16).
-
2童志强.《项英同志在皖南的错误不可低估》[J].大江南北,1988,(1).
-
3志平.《再论皖南事变时期的项英》[J].大江南北,1991,(1).
-
4中央档案档编.《皖南事变(资料选辑)》[M].,.第63,64-65,120页.
-
5杨奎松.皖南事变的发生、善后及结果[J].近代史研究,2003(3):1-49. 被引量:37
-
6童志祥.《皖南事变研究与争鸣》[M].,.第321-322页.
-
7中共党史出版社《皖南事变》编纂委员会编.《皖南事变》[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70页.
二级参考文献134
-
1马贵凡.苏联新发表的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档案文件(之三)[J].中共党史研究,1988(3):78-88. 被引量:17
-
2刘岳化,尤亮.从国民党文电看皖南事变真相[J].近代史研究,1990(4):260-273. 被引量:2
-
3.《周恩来年谱》[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
4.《周恩来年谱(1898—1949)》[M].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99页.
-
5《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26页,331页.
-
6《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105页.
-
7《何应钦关于解决江南新四军呈蒋委员长》.(1940年12月3日),《皖南事变资料选》,第110页.
-
8《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政治”(2),第336-338页.
-
9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机密作战日记》(中),第753、756页.
-
10房列曙.《皖南一九四一》,第108页,并见《皖南事变》,第74—75页.
共引文献36
-
1赵利栋.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7):78-84. 被引量:4
-
2李国芳.中共发展华中战略与皖南事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64-71. 被引量:3
-
3徐思彦.官与民:对《中央日报》《大公报》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J].学术界,2006(6):234-241. 被引量:13
-
4曹天忠.新县制“政教合一”的演进和背景[J].近代史研究,2008(4):74-91. 被引量:11
-
5刘丽梅.近十年来新四军历史研究综述[J].广东党史,2009(1):60-63. 被引量:5
-
6黄爱军.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若干创新观点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3):72-79. 被引量:1
-
7房列曙.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新探[J].江淮论坛,2009(4):175-185. 被引量:1
-
8房列曙.谁对新四军皖南部队的严重损失负责[J].安徽史学,2009(5):81-88. 被引量:4
-
9段从学.夏季大轰炸与大后方文学转型——从抗战文学史的分期说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7):1-16. 被引量:10
-
10胡雪艳.试述皖南事变发生的内因[J].北方文学(下),2011(7):167-16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3
-
1吴业勤.新四军历史上的叶、项分歧和矛盾及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1):50-53. 被引量:1
-
2杨奎松.抗战期间国共关系研究50年[J].抗日战争研究,1999(3):24-49. 被引量:4
-
3唐洪森.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发展重心析要[J].军事历史,2003(5):43-45. 被引量:1
-
4施昌旺.中国共产党对皖南事变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吸取[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1):19-23. 被引量:5
-
5汤宇兵.1939年秋—1940年夏国民党的南调命令及其影响——对皖南事变起源的新分析[J].安徽史学,2004(6):43-54. 被引量:2
-
6彭田宝.皖南新四军文化建设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5,7(1):94-97. 被引量:1
-
7唐洪森.论新四军重建江南大营[J].党的文献,2005(1):31-37. 被引量:2
-
8黄爱军.新四军反对国民党军需控制的经济斗争[J].财贸研究,2005,16(4):15-19. 被引量:2
-
9钱和辉.新四军战时财政工作刍议[J].财贸研究,2005,16(4):20-23. 被引量:2
-
10李传兵,姜术俊.皖南事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水岭[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55-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胡雪艳.试述皖南事变发生的内因[J].北方文学(下),2011(7):167-168. 被引量:1
-
2吴云峰.对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北线”的重新评价[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133-145. 被引量:1
-
3丁亮.抗战中新四军在鄂东地区的经济政策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5):6-10.
-
4彭程.战后日本涉新四军研究述评[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9(4):167-171. 被引量:1
-
5杜恩云.从《新四军军歌》看铁军精神[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5):12-15. 被引量:1
-
6张磊.新四军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3):101-109.
-
1陈困.拿破仑一生的巨大影响[J].南国博览,2015,0(4):23-23.
-
2吴宗国.材料、问题、假设与历史研究[J].史学月刊,2009(1):54-58. 被引量:2
-
3郭熙志.“五四”的遗产与遗憾[J].粤海风,2009(3):34-35.
-
4约瑟普.布罗兹.铁托.话说伟人[J].领导文萃,1997,0(12):49-50.
-
5王卫香,张满英.关于国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沧桑,2003,0(5):42-43.
-
6魏良弢.西汉“三十税一”和“献费”初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0,17(3):77-80. 被引量:6
-
7曹金华.青壮年刘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57-60.
-
8姚宏志,朱素平.近十年来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2(5):35-41. 被引量:2
-
9也说桃花源里的“外人”[J].文史知识,2002(11):123-127.
-
10何坦野.“雄辩社”:中国最早的演讲团体[J].寻根,2000(2):9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