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对内蒙古经济的指导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经贸导刊》
2005年第17期53-53,共1页
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同被引文献12
-
1苏杨.生态恢复是三北沙产业的首位目标[J].西部论丛,2004(12):38-39. 被引量:4
-
2熊波.PPP模式:民营经济参与公用事业的新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05(1):44-47. 被引量:14
-
3刘恕.对沙产业科学内涵的认识——纪念钱学森沙产业论述发表20周年[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57-61. 被引量:24
-
4蒋高明.走出荒漠化治理的误区[J].科技潮,2005(8):14-18. 被引量:3
-
5孟伟庆,李洪远,鞠美庭.PPPUE模式及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5,31(5):63-66. 被引量:4
-
6王丛虎,白建华.我国荒漠化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7(4):72-76. 被引量:12
-
7沈雪建.加强“四荒”治理管理切实保障农民权益[J].中国水土保持,2006(1):8-9. 被引量:1
-
8苏杨.我国发展沙产业的技术经济约束[J].调研世界,2006(1):6-8. 被引量:5
-
9蒋高明,陈圣宾,李永庚,等.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兼论自然力在北京西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A].首届北京生态建设国际论坛文集[C].北京: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5:189~199.
-
10刘治彦.荒漠化治理期待新突破[N].市场报,2002-11-25(1).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怀树,夏彪,雷香莲.民乐县北部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思路与创新模式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8,44(1):75-76.
-
2王文彬,唐德善.生态PPP项目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1):9-16. 被引量:6
-
3聂强,张颖慧.土地退化防治中的公私伙伴关系——以石光银治沙为例[J].林业经济,2015,37(9):37-43. 被引量:1
-
4聂强,张颖慧,孙自保.荒漠化防治中公私伙伴关系的可行空间[J].生态经济,2016,32(2):182-185.
-
5杨佳新.基于PPP模式的土地荒漠化治理对策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6(17):103-103.
-
6沈国云,薛娇阳.PPP视角下的区域生态提升与乡村振兴应用研究--以青海民和巴州地区为例[J].商业经济,2020,0(3):116-121. 被引量:3
-
1郝诚之.对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经济学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1):10-12. 被引量:1
-
2蔡延松.沙产业理论的实践和发展[J].西部大开发,2011(9):93-94.
-
3李蒙,刘亚娟,峻锋.内蒙古农牧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问题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016(6):45-47.
-
4郝诚之.钱学森院士与中国沙草产业[J].北方经济,2012(21):16-20. 被引量:2
-
5第六次产业革命可能即将来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5):44-44.
-
6白津夫.关于新产业革命的判断标准和应对战略问题[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4(1):28-31.
-
7杨利民同志在纪念钱学森归国50周年暨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内蒙古工作,2006(1):4-8.
-
8张具权,张新华,马忠胜.振兴鹤峰茶业的调查与思考[J].茶业通报,2009,31(4):180-181.
-
9孙杰,贺劲松.我国西部地区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J].发展,1999,0(12):1-1.
-
10周述实.试析甘肃资源增值的障碍和有利条件[J].当代教育与文化,1999(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