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5年第9期34-36,共3页
Study on China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
同被引文献14
-
1尚慧丽.中国流通业反外资垄断的迫切性[J].北方经贸,2007(4):35-37. 被引量:3
-
2裴长洪.用科学发展观丰富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2005,26(1):10-17. 被引量:22
-
3荆林波.关于促进中国商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财贸经济,2005,26(1):35-41. 被引量:10
-
4荆林波.外资进入流通领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下)[J].商业时代,2005(12):11-13. 被引量:3
-
5本刊编辑部.全球外资:在稳定中增长——解读《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研发国际化》[J].国际经济合作,2005(9):4-9. 被引量:39
-
6刘仁忠,黎杰.外资并购对我国流通业影响及规制研究[J].科技广场,2005(11):22-23. 被引量:1
-
7李飞,汪旭晖.零售业开放度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测评研究[J].国际贸易,2006(8):29-32. 被引量:25
-
8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高度警觉[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3-8. 被引量:27
-
9郎咸平.模式:零售连锁业战略思维和发展模式[M].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
10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2010.2009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56-57.
二级引证文献24
-
1季模模,孙敬水.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江苏商论,2009(7):14-16. 被引量:12
-
2庄岩.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流通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S2):24-27. 被引量:1
-
3张丽淑,魏修建.跨国零售商进入与中国消费品制造业绩效[J].财贸研究,2013,24(4):69-74. 被引量:3
-
4张连刚,李兴蓉.流通产业定位研究进展及趋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3):11-16. 被引量:12
-
5李飞.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八大矛盾及解决思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1-6. 被引量:17
-
6穆瑞丽,程爱军.从家乐福事件看商贸流通领域的政府规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2):17-19. 被引量:2
-
7汪旭晖,黄睿.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9):90-99. 被引量:10
-
8纪宝成,李陈华.我国流通产业安全:现实背景、概念辨析与政策思路[J].财贸经济,2012,33(9):5-13. 被引量:10
-
9李陈华.产业安全研究:理论、经验与政策[J].财经论丛,2012(5):14-19. 被引量:7
-
10李陈华.中国流通产业安全的概念争论、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5):18-23. 被引量:1
-
1陈高宏.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多亏损运行[J].企业与市场,2004(12):39-39.
-
2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J].新闻记者,1996(9):51-51.
-
3浦新.商业领域的历史性跨越──记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J].浦东开发,1998,0(3):30-32.
-
4舞动时尚 “八佰伴”致胜之道[J].浦东开发,2003(8):12-15.
-
5马彦丽.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政府合理规制[J].财贸经济,2002,23(12):74-76. 被引量:8
-
6陈兆祥.价格万花筒[J].经营管理者,1997(4):18-18.
-
7程亮.池洋 智者儒商新感言[J].北京服装纺织,2006(12):100-103.
-
8郑永年.中国模式的考验与未来[J].大经贸,2009(9):14-15. 被引量:2
-
9宇清.创新是企业业绩提升的灵魂——记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J].商业企业,2008(2):29-29.
-
10卢泽潇.论消费领域中的格式条款[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58-15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