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56.2+2C/S立磨分别粉磨熟料和矿渣的应用
被引量:1
Production of cement and GGBS alternatively in one LM56.2+2C/S roller mill
出处
《水泥》
CAS
2005年第10期24-26,共3页
Cement
二级参考文献5
1 中国建材院粉磨项目组.水泥工业粉碎技术开发与研究[J].水泥,2001,.
2 高长明.国际水泥工业粉磨技术发展概论.水泥,2001,:47-56.
3 Eino Risku ,Partek Nordkalk. Grinding of 3 different product on 1 Loesche mill [A]. Operation Exp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Loesche Symposium 7^th-9^th June 2004[C].
4 黄士元,喇华璞.绿色水泥与混凝土——我国水泥和混凝土工业发展模式的思考[J] .水泥,1998(5):1-5. 被引量:17
5 孙锡承,柴星腾,张曙光,曾荣,陈友德.超细产品及超细选粉机[J] .水泥技术,2001(3):26-29. 被引量:9
共引文献11
1 朱明,胡曙光,丁庆军.水泥基材料粉磨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J] .建材发展导向,2004,2(4):45-47.
2 李强平.星船城水泥公司矿渣水泥生产线设计与调试[J] .水泥,2005(4):13-16.
3 朱明,胡曙光,贺振华.硅酸盐水泥的理化性能与分形维数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5):28-31. 被引量:9
4 张大康.分别粉磨工艺的水泥性能[J] .水泥,2008(8):9-14. 被引量:11
5 郭聪睿.再掺矿渣对矿渣水泥强度影响及其适宜掺量的试验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229-232.
6 张树青,杨全兵,吴学礼,王彩英,蔡机敏.掺石膏对矿渣粉生产和应用的影响[J] .水泥,2001(11):6-8. 被引量:2
7 李克庆,冯琳,高术杰.镍渣基矿井充填用胶凝材料的制备[J] .工程科学学报,2015,37(1):1-6. 被引量:29
8 李海豹,丰曙霞.磨细矿渣粉粒径特征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J] .江苏建材,2015(3):30-32.
9 李辉,谢松,陈裕佳,张浩,张东省,张志明.BSF复合矿物掺合料对路面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通报,2016,35(9):3014-3019. 被引量:3
10 万惠文,林宗寿,水中和,付黄浦.矿渣微粉颗粒群分布及形貌对水泥性能的影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1):19-22.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13
1 李兆锋,刘宁昌,张创成,徐德龙.立磨分别粉磨矿渣水泥生产线的设计[J] .水泥,2005(3):26-29. 被引量:3
2 黄惠田.熟料、矿渣分别粉磨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J] .中国水泥,2005(7):61-63. 被引量:2
3 胡如进,李琳,王善拔.水泥颗粒级配的优化[J] .水泥,2005(8):15-17. 被引量:32
4 姚丕强,柴星腾.分别粉磨对粉煤灰水泥性能及能耗的影响[J] .水泥,2006(4):1-6. 被引量:10
5 韩邦祥,陈有才,孟庆雨.水泥分别粉磨工艺的应用[J] .水泥,2006(7):25-26. 被引量:1
6 姚丕强.分别粉磨对矿渣水泥颗粒分布以及性能的影响[J] .水泥技术,2006(4):28-33. 被引量:3
7 刘文增.采用分别粉磨工艺配制法生产水泥[J] .四川水泥,2007(4):9-10. 被引量:1
8 G Blunk.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and clinker on the porperties of blast furnace cements[J]. ZKG, 1998,(12) :616-623.
9 张大康.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控制方法[J] .水泥,2008(3):11-17. 被引量:10
10 张大康.水泥分组分最佳粒度分布探讨[J] .水泥,2008(6):24-28.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11
1 李紫翼,宋少民.水泥现状对现代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综述[J] .商品混凝土,2020,0(3):26-31. 被引量:3
2 张大康.按照混凝土性能要求制订水泥质量目标[J] .水泥,2009(6):23-28. 被引量:3
3 封杰.浅谈影响水泥相关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J] .水泥工程,2010(1):8-11.
4 褚金照.粉煤灰改性水泥工艺技术研究[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9):314-314.
5 张大康.混凝土耐久性对水泥的技术要求[J] .混凝土,2016(3):96-101. 被引量:10
6 刘志胜,杨文尚,刘鹏飞,Susan Tighe.路面用水泥配比优化与基本性能验证[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7,34(2):47-51.
7 王立新.通用水泥常见问题的思考(下)[J] .中国水泥,2017(11):64-67. 被引量:1
8 张大康,廉慧珍.基于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重构水泥标准[J] .混凝土世界,2018(12):22-29. 被引量:2
9 邹伟斌.论水泥的分别粉磨与配制技术[J] .新世纪水泥导报,2021,27(3):50-58. 被引量:7
10 彭林山,刘建,李柏林,刘旸.水泥粒度分布模型研究及应用进展[J] .新世纪水泥导报,2023,29(1):1-6. 被引量:2
1 许利.矿渣立磨粉磨熟料料床不稳的技术改造[J] .新世纪水泥导报,2012,18(4):36-36.
2 刘士安,陈松生,徐祥贵.提高Φ4.2m×13.12m水泥磨产量的措施[J] .水泥,2003(8):33-34.
3 杜鑫,柴星腾,滑松,隋明洁,Yew Chee Seng,狄东仁.水泥2d抗压强度偏低的影响因素分析[J] .水泥,2016,0(7):21-24. 被引量:2
4 王善拔.粉磨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的节能操作经验[J] .水泥,2007(6):69-69.
5 李强平.对立磨分别终粉磨熟料和矿渣工艺一些问题的探讨[J] .水泥,2008(4):28-31.
6 周惠群,李强,杨晓杰,唐越,韩长菊.粒度分布对钢渣水泥物理性能影响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2012,10(8):20-22.
7 喇华璞.使用立磨粉磨熟料和矿渣的经验[J] .水泥,2007(8):71-71.
8 陈冀渝.超细矿渣水泥生产工艺[J] .广东建材,2002,25(4):46-47.
9 李强平.星船城水泥公司矿渣水泥生产线设计与调试[J] .水泥,2005(4):13-16.
10 王善拔.大型立磨的应用[J] .水泥,2009(2):64-6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