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评价的产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
2
The produce and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探讨了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教育测量的发展为教育评价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对教育测量的研究和课程改革的实验促使教育评价理论的产生,政府的支持,促进了教育评价的迅速发展,教育评价大发展的十年,教育评价的变革与迅速发展,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等问题。
作者
沙红
机构地区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9-62,共4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发展
美国
分类号
G40-058.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吴钢.
美国教育评价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
.比较教育研究,1993(3):44-46.
被引量:3
2
苏渭昌.
现代教育评价探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76-8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5
1
范萍.
浅谈依托互联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结构[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3):61-61.
被引量:1
2
李凌艳,李勉.
从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学校评估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25-29.
被引量:19
3
敬鸿彬,鲜耀.
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4(9):38-40.
被引量:24
4
戴一飞.
ETS讲席制度对我国教育考试机构内涵式发展的启示[J]
.中国考试,2019(1):70-77.
被引量:1
5
刘云生.
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向度分析与学校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9):9-18.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8
1
宁孟丽,冯利群.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7):62-63.
被引量:5
2
王义高.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5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28.
3
高天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76.
4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5
瞿葆奎,陈玉琨,赵永年.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28.
6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7
高奇.
加拿大社区学院 CBE的教学管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7,13(4):37-40.
被引量:11
8
雷正光.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J]
.外国教育资料,2000,29(1):78-80.
被引量:145
引证文献
2
1
壮国桢.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学生评价机制研究[J]
.职教论坛,2010,26(9):70-72.
被引量:6
2
庄耕.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6):93-9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药会青.
转型跨越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现途径[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9):105-108.
2
钱英,索丽.
高职院校学生真实性评价标准的设计[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1):83-86.
被引量:2
3
壮国桢.
三段递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
.职教通讯,2014(22):5-8.
被引量:3
4
壮国桢.
错位与对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3(24):5-9.
被引量:11
5
刘芳.
分类招生模式下高职类院校学生管理中综合量化评价体系的作用[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1):72-73.
6
虞晓萍.
“三位一体”学生评价模式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J]
.汽车与驾驶维修,2019(12):82-83.
被引量:1
7
范启亮.
现代学徒制多元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J]
.科技风,2020,0(9):207-207.
被引量:1
8
刘军.
学分制下高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9S):83-84.
9
唐静娴,袁红军,钱金鹏.
专业技能课程“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模式的应用——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8(12):221-221.
1
张振华.
教育评价理论若干问题刍议[J]
.教育研究,1991,12(5):74-77.
被引量:3
2
韩莉英.
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及发展趋势[J]
.新疆社会科学信息,2002(1):20-22.
3
赵幼杰,张汝芝.
教育评价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信息,1997,14(12):80-81.
4
郭秀珍.
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简介[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S1):59-60.
被引量:3
5
张孟周.
论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J]
.基础教育参考,2007(3):60-62.
被引量:1
6
赵宏,姜苹.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教育评价面临的挑战[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0(3):3-4.
7
侯光文.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J]
.当代教育科学,1991(1):73-76.
被引量:1
8
陈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
.开心(素质教育),2013(1):61-62.
被引量:1
9
周朝森.
教育评价理论的新探索:—美国“第四代教育评价”述评[J]
.教育研究,1992,13(2):51-54.
被引量:17
10
黄春霞.
心理测量与教育测量的关系[J]
.才智,2011,0(8):241-242.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