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根生物技术在植物组培苗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Applications of VA-root Technique in Tissue Culture
出处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5年第9期44-45,共2页
Appli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Rural Areas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植物无糖培养环境控制系统与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科技部项目"植物无糖组织培养环境综合调控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编号:JG-2003-6)。
同被引文献11
-
1程俐陶,刘作易,郭巧生,朱国胜.药用植物丛枝菌根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9,40(1):156-160. 被引量:16
-
2金辉,许忠祥,陈金花,韩素芬,葛颂,罗毅波.铁皮石斛组培苗与菌根真菌共培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09,33(3):433-441. 被引量:67
-
3贾东贝,杨涛,肇莹,马晓颖,李冰宇.2株越橘菌根菌培养条件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466-468. 被引量:5
-
4张金莲,黄振瑞,车江旅,谭裕模,王维赞,李冬萍,龙艳艳,卢文祥,李松,陈廷速.AM菌剂对大田甘蔗根际土壤AM真菌种群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1):269-273. 被引量:10
-
5李景蕻,张丽华.药用兰科植物组培苗菌根化技术在种苗生产中的应用[J].种子,2015,34(8):133-134. 被引量:4
-
6侯东梅.新植大樱桃死亡率高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果树,2016(1):28-29. 被引量:1
-
7王晓国,卢家仕,周主贵,李秀玲,陈廷速,卜朝阳.带叶兜兰菌根真菌分离和初步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2):316-320. 被引量:18
-
8段元杰,刘海刚,孟富宣,杨玉皎,周军.枣树花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1):47-50. 被引量:5
-
9伍荣冬,韦金凡,龙艳艳,雷崇华,谭裕模,李廷化,陈廷速.丛枝菌根真菌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11):2648-2652. 被引量:3
-
10王德欢,施先锋,张娜,葛米红,李爱成,周谟兵.红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10):107-110. 被引量:7
-
1刘润进,杨兴洪.菌根生物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J].落叶果树,1992,24(4):45-46. 被引量:1
-
2章汉堂.脱毒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9(11):41-41. 被引量:2
-
3包东,李勇.芋头的栽培管理技术[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8(9):9-9.
-
4薯类食物营养多[J].致富天地,2012(1):21-21.
-
5付修,龚正祥.薯类饲料青贮养猪技术[J].贵州畜牧兽医,2011,35(3):54-55. 被引量:1
-
6谭秉航.甘薯黑斑病的识别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5,38(6):53-53. 被引量:2
-
7韦本辉.薯类作物粉垄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2014,0(10):54-54.
-
8蔬菜:可控环境无公害[J].新农村,2006(6):35-35.
-
9黄权,孟繁伊,陈颖,孙红梅,谢从新.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颡鱼肌肉成分的影响[J].饲料博览(技术版),2007(4):60-60.
-
10易文.可控环境无公害蔬菜全季生产技术通过鉴定[J].农业知识(瓜果菜),2006(4):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