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议媒体语言中的“洋泾浜”新现象

下载PDF
导出
作者 杜晓莉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6-146,111,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洋泾浜本是上海外滩的一段,位于叫做洋泾浜的河流(早已填没)和黄浦江的会合处.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辟为商埠,洋泾浜一带成了外国商人的聚集地.他们和当地平民接触,为了使当地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就简化自己的语言,夹入一些当地的语言成分;另一方面,当地人在掌握这种外语时,受到自己语言中语音、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干扰,又对它进行相应的改变.最后,双方仿佛在语言上达成一种协议,产生了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交际工具.比如把comprador(买办)说成"康白渡"、把one dollar(一块大洋)说成"温淘箩"等等.因产生于洋泾浜一带的这种语言现象具有代表性,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兴趣,所以国外语言学界称这种在语言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特殊语言现象为"洋泾浜".(叶蜚声、徐通锵1997:213-214)
  • 2Backus A.The role of semantic specificity in insertional codes-witching evidence from Dutch-Turkish[A].Jacobson.Codes-witching Worldwide Ⅱ [C].Berlin:Mouton de Gruyter 2001.125-1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