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的论争与重建——对环境伦理学两种基本纲领的梳理与思考 被引量:1

Controversies on "Subject" and Reconstruction——Studies on the Two Basic Guiding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两种基本纲领。两者对"主体"的不同界定,导致了其在哲学基础、伦理态度、解决方案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定位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但两者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归宿,即都要面对并反思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目前的全球生态危机并不是由其中的某种"主体(性)"所致,而是由在现代性文明中丧失"主体性"的病态人格所致。故必须对现代性之消极因素展开批判,重建自由而健全的主体并以之为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石。 Anthropccentrism and non - anthropocentrism are two basic guiding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subject”between anthropocentrism and non-anthropocentrism result in fierce controversies on philosophy basis, ethic attitude, solution as well as course ori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However,anthropocentrism and non-anthropocentrism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in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final theory, ie. studying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Therefore, the present global ecological crises are caused by the unhealthy character without subjectivity in modern civilization instead of a certain “subject”. Negative factors in modernity have to be criticized and a free and healthy subject on which environmental ethics is philosophically based have to be reconstructed.
作者 李义天
出处 《唐都学刊》 2005年第3期41-45,共5页 Tangdu Journal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保护 主体 现代性 anthropocentrism non-anthropocentr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bject modern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0

  • 1W.H.默迪,章建刚.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J].世界哲学,1999(2):12-18. 被引量:144
  • 2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1997(3):45-53. 被引量:212
  • 3佘正荣.自然的自身价值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承载[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3):17-23. 被引量:18
  • 4汤因比 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430.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7E·拉兹洛 闵家胤 译.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3.
  • 8[美]胡克.进化的自然主义实在论[M].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70.
  • 9[日]尾关周二著.共生的理想[M].卞崇道,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55.
  • 10[美]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M].李云龙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61,178.

共引文献32

同被引文献7

  • 1张凤阳.论政治行为主体[J].南京社会科学,1998(1):41-46. 被引量:4
  •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页.
  • 3[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6页.
  •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53页.
  • 5[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05页.
  • 6[英]埃德蒙·伯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王瑞昌、王天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49页.
  • 7陈瑛.政德——政权兴亡的生命线[J].伦理学研究,2004(2):5-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