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材料产业》
2005年第9期49-55,共7页
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83
-
1赵艳敏,刘绍英,王公应,李石新,薛援.尿素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4,23(10):1049-1052. 被引量:25
-
2杨继国,林炜铁,吴军林.酶法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4,24(2):116-120. 被引量:45
-
3周庆新,范利峰,贾春丽,王凤旗.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技术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31(2):71-72. 被引量:1
-
4忻耀年.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J].中国油脂,2005,30(3):49-53. 被引量:75
-
5闵恩泽,唐忠,杜泽学,吴巍.发展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05,7(4):1-4. 被引量:88
-
6石元春.发展生物质产业潜力无限[J].安徽科技,2005(5):4-6. 被引量:10
-
7倪蓓.生物柴油欧美发展动态及在我国的前景[J].当代石油石化,2005,13(6):21-23. 被引量:32
-
8周良虹,黄亚晶.国外生物柴油产业与应用状况[J].可再生能源,2005,23(4):62-67. 被引量:53
-
9刘继芬.德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和启示[J].可再生能源,2005,23(4):77-79. 被引量:14
-
10张龙,杜风光,史吉平,闫德冉,董青山.生物柴油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展望[J].江苏化工,2005,33(6):21-2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10
-
1马少波.生物柴油概述及前景[J].山东化工,2007,36(12):25-28. 被引量:8
-
2王兴国.国外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6,13(4):41-45. 被引量:12
-
3苏有勇,戈振扬,施卫省.皂脚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183-187. 被引量:18
-
4胡小芳,刘都树.废弃油脂的回收利用及其生物柴油生产[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28(2):117-120. 被引量:4
-
5朱建芳,钱伯章.生物柴油生产现状及技术进展[J].天然气与石油,2007,25(3):49-52. 被引量:9
-
6吴嵋山,熊中武.谈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优势及方向[J].商业时代,2007(31):106-108. 被引量:1
-
7李玉柱,于海业,牛序堂,沈丽,隋媛媛.葵花籽生物柴油超临界甲醇法制备试验与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8,39(5):74-76. 被引量:11
-
8于世勇,周立国.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背景、思路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1,24(2):84-86. 被引量:3
-
9李玉柱,高吭,于海业.葵花籽油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单因素试验与分析[J].农业机械,2011(24):63-66.
-
10张剑,姬鹏宇.国内酯交换技术研发进展[J].山东化工,2017,46(10):79-8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7
-
1董素荣,焦宇飞,赵旻,张众杰,周广猛.含氧燃料柴油机高原环境适应性对比分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21(1):28-34. 被引量:7
-
2武彤,张炳烛,李景印,鲍晓磊.生物柴油的研究及发展现状[J].河北工业科技,2008,25(3):156-161. 被引量:6
-
3朱凤,劳文艳,杨庆利,禹山林,张初署.废弃油脂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J].现代化工,2008,28(S2):90-94. 被引量:6
-
4李娴,解新安,郑朝阳,李雁.玉米秸秆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过程与机理[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2):119-124. 被引量:4
-
5李继军,黄卫星.生物柴油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2007,23(2):45-47. 被引量:3
-
6张世敏,查国君,张无敌,尹芳.一种绿色环保能源—生物柴油[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07-208.
-
7王勇能,马建中,胡静.汽车用生物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工时刊,2008,22(1):43-46. 被引量:1
-
8王勇能,马建中,胡静.液态和固态生物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应用化工,2008,37(2):201-204. 被引量:4
-
9邵平,郑志,罗水忠,姜绍通.菜籽油皂脚中游离脂肪酸分子蒸馏分离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260-263. 被引量:4
-
10王勇能,马建中,胡静.液态和固态生物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工科技,2008,16(1):52-56. 被引量:3
-
1寒冬.石油工业中的生物技术[J].世界石油工业,2000,7(11):60-60.
-
2陈明华.生物柴油简介[J].化学教育,2009,30(7):8-9. 被引量:2
-
3曹维良.由废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J].化工科技市场,2004,27(6):62-62.
-
4彭红,刘玉环,阮榕生.废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8,28(S2):83-86. 被引量:4
-
5杨凯,刘军海.废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J].江西食品工业,2008(2):23-27. 被引量:2
-
6朱曾惠.重新活跃起来的生物柴油[J].化工新型材料,2002,30(8):35-36. 被引量:4
-
7杨荣华,何志勇,曹晓群.利用废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8,28(S2):136-138. 被引量:2
-
8邹圣武,孙铁栋,武雪峰,赵俊鹏,周健,邹东雷.FCC过程中氢转移反应对汽油烯烃含量的影响[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4,21(1):51-54. 被引量:4
-
9王安祺,冯世宏,王超,肖德军,李曌竑,杨晓文.利用废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辽宁化工,2014,43(10):1220-1223.
-
10乔莉,蔺建民.解读《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国家标准[J].石油商技,2007,25(4):42-4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