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多重崛起”视野下的中国崛起 被引量:2

China Rising under ' Multi-Rising Consider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在新世纪的崛起,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同时也是民族复兴的主观需求。一个大国的兴起既需要从自身出发,制定理性的和长久的战略规划,更需要认真分析国家崛起所处的时代特点。笔者在文中提出“多重崛起”概念,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并探讨在“多重崛起”格局下如何实现中国的国家大战略。
作者 胡欣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6期12-21,共10页 Pacif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Evan S. Medeiros and M. Taylor Fravel, "China' s New Diplomacy, " Foreign Affairs, Volume 82, No. 6, November / December 2003, p. 85.
  • 2崔志鹰.《为崛起服务的印度外交战略》[J].亚洲论坛,2002,(1):7-7.
  • 3George Perkovich, " Is India a Major Power?"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inter 2003-04.
  • 4[美]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 5[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胡利平、杨韵琴译.《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374页.
  • 6[美]扎米尔·卡里扎德,伊安·0·莱斯著,张淑文译.《21世纪的政治冲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 7[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等著,吴英译.《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1945—2025》,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同被引文献31

  • 1查道炯.冷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与中国的对策[J].当代亚太,2004(11):15-19. 被引量:3
  • 2刘爱华.冷战后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与日美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17-21. 被引量:2
  • 3吴建民,俞新天,刘振民,王缉思,饶戈平,白岩松,冯绍雷,蔡拓,秦亚青,张沱生,张妍,金灿荣,马欣,李兆杰.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23(1):15-20. 被引量:19
  • 4[7]江西元,夏立平.中国和平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 5[7][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M].阎学通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 6[1][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 7[2][美]熊玮(著),余逊达等(译).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 8[3][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冶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9[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10[6][美]约瑟夫·拉彼德(著),金烨(译).文化与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