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评论的公共精神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评论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其形式更为多样和灵活。但更重要的是,公众在网络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时,有了不设限的媒体空间和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极大地调动了公民关注和谈论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并通过网络舆论的影响达成利于公共利益的共识继而影响其行动,这些都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建设。
作者
张宁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出处
《新闻前哨》
2005年第9期84-85,共2页
Press Outpost
关键词
网络评论
公共精神
网络媒体
中国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彭继红.
论20世纪中国公共精神的复兴和重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6):37-41.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陈桐生.
中国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状[J]
.现代哲学,1999(4):60-66.
被引量:25
2
张成福.
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J]
.中国行政管理,1995(5):15-17.
被引量:124
3
吴重庆,劳思.
革命的底层动员(上)[J]
.历史学习,2001(3):37-38.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3
1
李哲,邢知博.
网络时政论坛离公共领域有多远?[J]
.法制与社会,2007(3):730-731.
被引量:2
2
宋安平.
论公共精神重塑的政府责任[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14(6):157-160.
被引量:9
3
席涛.
公共图书馆公共性之分析[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3):2-5.
被引量:9
4
席涛.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制度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20-22.
被引量:4
5
席涛.
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危机及救治之道[J]
.图书馆论坛,2006,26(4):36-38.
被引量:10
6
陈付龙,李水弟.
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历史考量[J]
.理论与改革,2006(4):38-40.
被引量:8
7
金荣涛.
电解铜箔生产与技术讲座(五)[J]
.覆铜板资讯,2006(5):36-42.
被引量:3
8
温振英,陈付龙.
论我国公共精神生长的历史进路[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3):20-24.
被引量:8
9
史吉祥.
论博物馆的公共性[J]
.中国博物馆,2008(3):23-28.
被引量:20
10
李迎新.
互联网公共领域特性与公民意识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7):31-3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9
1
吴宗杰.
论证中的话语混杂:外语测试的社会分析[J]
.外国语,2004,27(5):48-55.
被引量:22
2
陈忻.
试析网络评论[J]
.新闻界,2006(2):97-97.
被引量:4
3
周瑞金.
我与网络评论结下不解之缘[J]
.新闻记者,2006(6):20-21.
被引量:2
4
翁玉莲.
新闻评论主语“话题化”功能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58-162.
被引量:4
5
阂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
6
胡富成、姜运山:《提升网络新闻评论舆论引导能力的途径》,《吉林日报》,2011年1月15日.
7
杨新敏:《当代新闻评论》,东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8
杨书卷:《“自由的民意”:新闻网络评论》,《大众科技报》,2004年10月21日.
9
姬米刚、韩春秒:《增强网民美德意识为网络新闻评论“注力”》,《中华新闻报》,2006年9月13日1701.
10
阂大洪:《数字传媒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引证文献
2
1
王代强,李旭曜.
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文献综述[J]
.新闻爱好者,2011(7):16-18.
被引量:9
2
周毅.
当代汉英论证篇章研究述评[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9(6):102-10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陈帅.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评论[J]
.今传媒,2012,20(1):94-95.
被引量:8
2
叶宽.
论网络新闻评论的舆情导向[J]
.新闻前哨,2013(10):40-41.
被引量:1
3
庄丽,佘玉梅,江涛,丁冬冬,王米利,刘敬凤.
基于模糊集的网络新闻评论的情感特征提取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4):273-276.
4
苏婷.
“评”以类聚 “论”以群分——浅谈网络新闻评论中的虚拟社群分类现象[J]
.声屏世界,2018(12):22-24.
5
王俊赛,张菊兰.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评论特征分析[J]
.今传媒,2019,27(4):120-122.
被引量:6
6
刘思奇,钱朋伟.
论网络新闻时评的魅力与价值导向——以安徽新闻网时评板块为例[J]
.新闻世界,2022(7):55-58.
被引量:1
7
张代鉴.
网络新闻时评的特征与价值导向——以山西新闻网黄土风时评栏目为例[J]
.新闻世界,2022(8):50-54.
被引量:2
8
李小岚.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探究--以“澎湃新闻评论”公众号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6):126-128.
被引量:2
9
海娜.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
.新闻传播,2014,0(9X):223-223.
1
刘相美.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实现共赢[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11):153-155.
被引量:14
2
黄金.
简化带来异化:媒体空间“公知”形象分析[J]
.今传媒,2014,22(7):39-41.
被引量:1
3
王世枚.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思考[J]
.军事记者,2012(10):36-37.
被引量:1
4
赵金,闵大洪.
网络舆论,民意表达的平台[J]
.青年记者,2004(10):37-39.
被引量:19
5
彭俊玲,乔东亮.
论我国出版业创新体系的构建[J]
.出版发行研究,2006(11):26-29.
6
郭泳君.
2009开启“第三重媒体空间”元年[J]
.成功营销,2009(12):44-45.
7
短讯[J]
.科协论坛,2007(9):45-45.
8
董旸.
网络空间:技术为本下的人文精神解体的忧思[J]
.理论界,2010(8):177-178.
9
包丽平.
导向意识——播音主持的立足之本[J]
.声屏世界,2014(3):36-36.
被引量:1
10
吴晓红.
浅议网络舆论监督发展趋势[J]
.中国报业,2012,0(07X):36-37.
新闻前哨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