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广播进化的理论路径
被引量:14
出处
《今传媒》
2005年第10X期14-15,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同被引文献125
-
1阎皓,Jimmy.博客的进化论——从博客到维基、播客[J].电脑爱好者,2005(16):14-23. 被引量:10
-
2青桐.播客:成为互联网新贵的机会?[J].职业圈,2006(1):14-15. 被引量:1
-
3翟晓瑞.从博客到播客——浅析Web2.0时代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J].东南传播,2007(7):86-87. 被引量:6
-
4李秀云.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萌芽的阐发[J].新闻记者,2005(1):48-50. 被引量:22
-
5胡华涛.新闻发布制度化构建中的立法问题——中西信息公开立法原则精神的对比研究[J].新闻记者,2005(2):47-49. 被引量:3
-
6俞虹,金姗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1):46-47. 被引量:45
-
7苗棣,王昕.加冕游戏与明星神话——电视游戏节目《非常6+1》的文化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1):71-75. 被引量:6
-
8贾秀清.“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1):79-82. 被引量:23
-
9黎仁刚.中国当代纪录片叙述者角色的转换[J].电视研究,2005(1):48-49. 被引量:3
-
10杨秀荣,张宝亮,卢春城.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26(7):74-7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4
-
1王辰瑶.传播学视野下的广播电视研究[J].声屏世界,2006(2):7-11. 被引量:1
-
2陈力丹,王辰瑶.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2005年我国电视研究理论聚焦[J].电视研究,2006(2):29-32. 被引量:4
-
3陈力丹.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J].新闻界,2006(1):4-8. 被引量:6
-
4陈力丹.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12个新鲜话题[J].新闻传播,2006(3):4-10. 被引量:5
-
5华惠娟.广播与新兴媒介的融合所带来的影响[J].视听纵横,2009(4):43-44.
-
6郑晓红.浅析互联网时代广播生存空间的优势拓展[J].今传媒,2013,21(1):101-102. 被引量:1
-
7陈响园,张权伟.大数据背景下中国交通广播的“危”与“机”--以杭州交通经济广播91.8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3):130-134. 被引量:13
-
8华惠娟.浅论经济发展下广播与新兴媒介的融合与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5X):211-212.
-
9范媛媛,闫微微.浅析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J].传播力研究,2019,0(26):23-24. 被引量:2
-
10陈力丹,王辰瑶.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2005年我国电视研究理论聚焦[J].山东视听,2006(1):8-11.
二级引证文献37
-
1谭鑫.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价值判断“转向”问题探析[J].新闻传播,2019,0(21):84-85. 被引量:1
-
2翟晓瑞.从博客到播客——浅析Web2.0时代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J].东南传播,2007(7):86-87. 被引量:6
-
3黄九清.农村信息环境和农民信息接受能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四川省农村信息环境问卷调查分析[J].新闻界,2006(5):23-24. 被引量:4
-
4张国军.新闻世俗化与“意义真实”[J].新闻界,2007(1):43-44. 被引量:2
-
5杨效宏.中国电视频道品牌化的意识与方法[J].新闻界,2007(1):78-79. 被引量:2
-
6张明海,肖潇.从重庆“钉子户”事件看媒体与政府的关系[J].新闻知识,2007(7):28-29. 被引量:1
-
7郭可,张军芳,潘霁.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研究——兼谈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J].新闻大学,2008(1):53-63. 被引量:18
-
8王春玲,李云雅.“绿色”是否可能?——关于“绿色收视率”命题的理性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8(9):14-15.
-
9段京肃.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概况分析——基于CSSCI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79-87. 被引量:10
-
10管成云,谭婷.转型期新闻伦理的困境与突围[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94-98. 被引量:4
-
1孙丽丽.知识管理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2(A08):185-186. 被引量:3
-
2汤莉萍.播客推动媒介变革[J].传媒,2008(4):53-55. 被引量:2
-
3娄辰.播客研究——概念、历史、影响[J].新闻爱好者,2005(10):23-23. 被引量:13
-
4张宏树.解析大陆地区媒介素养研究的社会环境[J].青年记者,2008(24):34-35.
-
5陆晔.新闻院系体制下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局限和未来之可能[J].新闻大学,2008(2):55-56. 被引量:9
-
6陈套,贺晓航,程艳,刘晓丽,陈海霞.中科院新建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及其发展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5,35(5):8-13. 被引量:2
-
7李文竹.新闻学理论范式的实践导向探析[J].新闻记者,2012(2):20-25. 被引量:4
-
8新的图书促销工具——podcasting[J].出版参考,2006(08S):36-37.
-
9张燕.播客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83-184. 被引量:8
-
10潘皇林.少数民族地区舆论引导中的隐性动力——基于全媒体传播与文化认同的互动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