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犯罪学研究范式初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犯罪学研究中引入了“范式”思考。本文在梳理和评析目前国内犯罪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学的“犯罪范式观”。
作者
李世清
机构地区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年第6期51-54,共4页
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 Law Edition
关键词
犯罪学
范式
分类号
DF79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1
张旭,单勇.
犯罪学研究范式论纲[J]
.法学评论,2005,23(4):17-24.
被引量:17
2
李锡海.
与犯罪学学科地位相关的几个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1):84-90.
被引量:8
3
郑杭生,李霞.
关于库恩的“范式”——一种科学哲学与社会学交叉的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04(2):119-126.
被引量:45
4
张小虎.
犯罪学的研究范式[J]
.法学研究,2001,23(5):3-18.
被引量:19
5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著,黄风.犯罪人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6
[意]恩里科·菲利 著,郭建安.犯罪社会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李强,邓建伟,晓筝.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社会学研究,1999(6):1-18.
被引量:288
2
P.费耶阿本德,鲁旭东.
费耶阿本德致库恩的两封信[J]
.世界哲学,1998(1):1-25.
被引量:3
3
郝宏奎.
论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6):56-61.
被引量:4
4
[法]埃米尔·涂尔干 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三联书店,2000版.第31-34页.
5
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7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法]奥古斯特·孔德 黄建华译.《论实证精神》[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页以下.
9
[日]富永健一著 严立贤译.《社会学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0
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0页.
共引文献
80
1
姜晓萍,谭振宇.
清源正本:解码公共行政学的范式之争[J]
.政治学研究,2021(2):3-13.
被引量:4
2
孙勇.
建构边疆学和学科体系的学理整合思考——形而上视角的边疆学探究合论[J]
.华西边疆评论,2019(1):35-59.
被引量:1
3
丹娜·巴吾尔江,苏婧.
重返美国传播研究史前史:宣传远离传播学的原因和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23,45(7):114-136.
被引量:5
4
凌萍萍,焦冶.
被害人概念之整合[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2):28-34.
被引量:1
5
李小波.
论治安学共同体[J]
.净月学刊,2013(1):74-80.
被引量:6
6
魏晓光,张凯.
从犯罪学研究范式论“短信”犯罪[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4(1):51-54.
被引量:1
7
谢勇,王燕飞.
论有组织犯罪研究——十年回顾、评价与前瞻[J]
.犯罪研究,2005(3):19-35.
被引量:9
8
张谨.
库恩的科学观[J]
.江汉论坛,2006(3):47-50.
被引量:6
9
莫洪宪,叶小琴.
加强研究成果转化 守护犯罪学发展的生命线——以犯罪学的学科地位为切入[J]
.犯罪研究,2006(2):32-38.
被引量:4
10
卓黎黎,刘丹.
信任与合作理论视野下的犯罪原因探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99-100.
同被引文献
42
1
赵运恒.
实证研究——当代中国犯罪学的缺失[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3):31-35.
被引量:10
2
陈兴良.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J]
.中国法学,1999(6):113-121.
被引量:41
3
刘广三.
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J]
.法学研究,1998,20(2):83-90.
被引量:26
4
刘兴,吴忠.
论社会科学的特点和功能[J]
.学术界,1988(4):15-20.
被引量:1
5
杜雄柏.
困境与出路:关于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思考[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4):36-38.
被引量:8
6
郭淑新,双伍.
试论科学的功能[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2(3):254-259.
被引量:1
7
戴宜生.
首重实证──世纪之交对犯罪理论研究的期望[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1999,0(1):7-10.
被引量:6
8
张旭,单勇.
犯罪学研究范式论纲[J]
.法学评论,2005,23(4):17-24.
被引量:17
9
刘苗.
生物安全——犯罪学研究的新领域[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1):92-95.
被引量:2
10
陈兴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1):17-25.
被引量:353
引证文献
3
1
王牧,赵宝成.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犯罪学发展的历史机遇——2006年犯罪学研究述评[J]
.中国法学,2007(2):183-192.
被引量:10
2
杨方泉.
犯罪学研究范式之我见[J]
.法学评论,2013,31(1):39-43.
被引量:3
3
王良顺.
关于犯罪学的研究范式的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5):48-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贺志军.
知识产权犯罪控制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5):90-94.
被引量:3
2
王牧,赵宝成.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犯罪学研究的新发展--2007年中国犯罪学研究的三大热点[J]
.中国法学,2008(2):181-191.
被引量:1
3
莫洪宪,贺志军.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之刑事和解制度初探[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2):77-80.
被引量:3
4
黄教珍,刘根.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预防[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0):178-182.
被引量:3
5
郭建安.
论犯罪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24(5):87-90.
被引量:6
6
王佩贤.
学科独立发展路径的创新与转型——中国犯罪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设[J]
.净月学刊,2014(6):119-128.
被引量:1
7
王良顺.
关于犯罪学的研究范式的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5):48-53.
被引量:2
8
陈梅.
马克思主义利益论视阈下腐败犯罪的生成原因与预防[J]
.云南社会科学,2018,0(2):93-101.
被引量:1
9
王燕飞.
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性反思[J]
.刑事法评论,2009(1):119-141.
被引量:2
10
周奕澄.
近二十余年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之流变与反思[J]
.犯罪研究,2020(3):57-67.
被引量:6
1
王燕飞.
我国当前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分析[J]
.河北法学,2009,27(8):91-94.
被引量:2
2
程凌.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之生物因素分析[J]
.河北法学,2015,33(12):71-79.
被引量:3
3
丁湘.
环境犯罪学与社区警务[J]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1):59-65.
被引量:4
4
张弛.
浅析我国城乡文化冲突与犯罪的联系——以进城务工农民为视角[J]
.学理论,2010(10):98-99.
5
严励,岳平.
犯罪学的转型与发展——第一届犯罪学论坛的观点及评析[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30(2):141-144.
6
胡雁云.
提倡与反思:关于犯罪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再思考[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102-106.
被引量:2
7
李晓明,朱颖,赫尔曼.史漫丁格,朱莉亚.R.史温丁格,米歇尔.J.林奇.
从伯克利犯罪学派看美国的国家政治[J]
.政治与法律,2008(4):143-148.
8
张训.
圩的变迁及农村犯罪样态更迭——基于皖北一个自然村落的考察[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2):61-64.
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