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寸口人迎脉诊法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寸口人迎脉诊法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初探朱文宏,马文珠,邬继红,唐绍华,赵阳(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100029)主题词针灸疗法,脉诊,脉诊部位,经络辨证脉诊是中医"切诊"法之一,在中医临床辨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寸口、人迎脉诊法为古代脉诊的一部分,早...
作者
朱文宏
马文珠
邬继红
唐绍华
赵阳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50,共3页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脉诊
脉诊部位
经络辨证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46
1
付海萍,常存库.
针灸临床应重视经络辨证[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6):3-4.
被引量:8
2
黄龙祥.
从《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谈起——十二“经脉穴”源流考[J]
.中医杂志,1994,35(3):152-153.
被引量:26
3
朱德增.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研究脉象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1):47-47.
4
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述[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
5
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20-366
6
日本筑波技术大学保健科学部卡他一,译者:岗卫娟指导:黄龙祥日本针灸简介-关于针灸师手的作用[J].中医、针灸和整体医学杂志,2006,1(1)25-26.
7
Wang JY, RobertsonJD. AppliedChannel Theory in Chinese Medicine [ M] . Seattle: Eastlmlf Press, Inc,2008:41- 49.
8
黄聪阳.经络切诊与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26例[J].中国针灸,1998.18(11):674.
9
沈炎南.脉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9.
10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 -16.
引证文献
10
1
王苏娜,诸毅晖.
浅谈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3):3-5.
被引量:6
2
李修阳.
浅述“切诊”对针灸临床的诊断意义[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85-86.
被引量:4
3
孙英霞,高建芸,赵京生.
正常人人迎与寸口脉动特点的初步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40-41.
被引量:1
4
高建芸,赵京生,孙英霞,董煌.
正常人人迎寸口脉动相关性的季节观察[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3):178-180.
被引量:8
5
高建芸,赵京生,孙英霞,董煌.
应用人迎寸口脉法的临床意义[J]
.铁道医学,2001,29(3):161-162.
被引量:6
6
高建芸,赵京生,董煌.
据人迎寸口脉法实施针刺补泻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2001,21(12):707-710.
被引量:14
7
黄英恒,李瑞.
《内经》与《脉经》人迎寸口脉法之辨析[J]
.中国针灸,2015,35(5):493-496.
被引量:16
8
吴希,刘铜华,王海炎.
甲状腺结节临床辨经论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102-104.
被引量:11
9
李绵莎.
试述针刺调气和取穴脉法[J]
.新中医,2019,51(7):250-252.
被引量:4
10
董秀兰,袁靖沣,刘滨,赵楷波,苏浩东,庄礼兴.
人迎寸口脉针法在儿科疾病的思考及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4):1835-1839.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刘天.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58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3):130-132.
被引量:3
2
王雪苔.
论针灸特色[J]
.中国针灸,2005,25(2):75-78.
被引量:29
3
王利,闫德英.
母子补泻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5,25(5):309-311.
被引量:13
4
李琳,张立德.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28-130.
被引量:16
5
罗鸿宇.
《内经》经络虚实辨别方法及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2010,30(8):683-685.
被引量:7
6
罗鸿宇.
《黄帝内经》经络虚实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670-1672.
被引量:6
7
田德华,屈亚哲.
运用人迎寸口诊脉法指导针刺治疗[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11-111.
被引量:2
8
许希迎,齐向华.
脉诊衍变探析[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4):221-223.
被引量:5
9
郑志杰,赖新生.
人迎寸口脉诊法的文献与临床研究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990-993.
被引量:13
10
成词松,诸毅晖.
论经络辨证体系的建构原则[J]
.中国针灸,2011,31(9):831-833.
被引量:8
1
党德宏.
举按寻诊脉定病位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2):9-11.
被引量:1
2
温雅,李晓光,丁元庆.
基于人迎脉积辨治颈动脉粥样硬化[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2):116-118.
被引量:12
3
李忠堂,宝音图.
中蒙医脉学异同之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5,4(3):19-22.
被引量:1
4
刘艳,李毅.
初探《难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1-3.
被引量:5
5
张万诒.
漫谈中医脉诊[J]
.家庭中医药,1996,0(6):13-13.
6
吕玉婷,齐向华.
试论脉诊部位之衍变[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9):19-21.
7
丁元庆,陈哲,张安玲.
火热灼脉是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关键[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4):271-272.
被引量:12
8
杨维华.
名中医欧阳履钦小儿山根脉络诊治法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1995,11(5):5-5.
被引量:4
9
熊大昌.
人迎寸口对比诊断法临证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86-87.
被引量:8
10
吕云华,张建梅,陈瑜,资润,高敏.
脉诊初探[J]
.光明中医,2015,30(6):1165-1166.
被引量:2
中国针灸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