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11期33-33,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9
-
1张俊杰,郭满玲,黄天柱.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5):64-67. 被引量:13
-
2谭英,谢咏才,王德海.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J].农业网络信息,2004(8):16-18. 被引量:15
-
3陈别锐,谭增夫,刘晓辉.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工作[J].科技成果纵横,2004,19(5):18-18. 被引量:3
-
4张俊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4. 被引量:17
-
5王世福,龚建国.依靠科技支撑 促进滁菊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92-92. 被引量:3
-
6聂海,郝利.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1):64-68. 被引量:20
-
7蒋和平,宋莉莉.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1):68-71. 被引量:6
-
8曾维忠,李镜.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6):86-89. 被引量:18
-
9龚建国,李永斌,刘敏.滁菊种质资源及性状表现[J].安徽农学通报,2001,7(6):59-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梁春浩,刘长远,苗则彦,黄玉茜,赵奎华.几种杀菌剂及混剂对葡萄褐斑病的生物活性测定[J].农药,2009,48(1):66-68. 被引量:9
-
2孙艳辉,冯娟,吴霖生.滁菊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6):91-93. 被引量:5
-
3董建新.涿鹿县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80-181.
-
4李芳.滁州市农产品走向国际化的困境与对策——滁菊出口个案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2,14(2):12-14. 被引量:2
-
5蔡华,许雪峰,诸立新,孙艳辉,柴新义,朱双杰,霍杰.滁菊染色体核型的微变异[J].核农学报,2012,26(5):729-733. 被引量:2
-
6金苹.葡萄房枯病、褐斑病、栓皮病、扇叶病、蔓枯病和白纹羽病的识别与防治[J].农业灾害研究,2012,2(9):14-16. 被引量:2
-
1刘轩武.滁菊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151-152. 被引量:6
-
2雷国明.全椒县施用仙锄发生药害的调查报告[J].农药市场信息,2002(12):26-26.
-
3朱守平.浅析全椒县水稻机插秧现状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60-61. 被引量:3
-
4汪建飞,周毅,高祥,刘盼盼,肖新,陈世勇.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连作滁菊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4,45(2):394-397. 被引量:15
-
5李延山.全椒县一季杂交中稻空秕粒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87-5387.
-
6许丽君.如何加强贡菊的田间管理[J].专业户,1998(7):46-47.
-
7甄长超.浅谈全椒县圩田的开发利用[J].农林科学实验,1993(7):26-27.
-
8林玉发.油菜根腐病的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03,15(11):35-35.
-
9章家祥,葛道林.江淮地区机插常规粳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50-51. 被引量:1
-
10倪蕾.有机富硒液体肥在贡菊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69-6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