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师师范生科研素质教育论纲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期待高师院校变师范教育为教师素质教育,教育科研素质教育是这一教育的核心构成。本文分析了教师科研素质的结构和特质,构建教师科研素质养成模式,提出加速教师技能教育向教师素质教育的转轨,为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打造科学平台,必将为高师院校增强对“新课改”的主导力和辐射力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
郝林晓
机构地区
温州大学(筹)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第11期46-49,共4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教育科研
新课程改革
结构
模式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李为忠.
试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5(2):68-70.
被引量:4
2
肖钰士.
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J]
.教师教育研究,1994,9(4):39-42.
被引量:13
3
马勇军.
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及其培养[J]
.滨州师专学报,2001,17(3):65-67.
被引量:5
4
[法]埃得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建辉.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理论性”问题[J]
.云梦学刊,1999,20(2):96-98.
被引量:4
2
朱家安.
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现代化[J]
.基础教育研究,1999,0(2):34-35.
被引量:3
3
林华民.我国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1999(03).
4
吴颍惠.
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问题的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5(3):46-48.
被引量:11
5
刘毓.
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心理阻抗及改变途径[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5(9):55-57.
被引量:5
6
季正泉.
中小学教科研整体启动的管理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5(9):58-59.
被引量:3
7
郑晓燕,刘学红.
试论师范院校大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
.昌潍师专学报,1999,18(1):14-15.
被引量:2
8
"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
新世纪师范大学的使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8(3):39-46.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19
1
米鑫颖.
朝鲜族中小学后备干部教研知识与能力获取途径探讨[J]
.科教导刊,2014(13):234-235.
2
黄首晶.
论“科教时代”的中国教育改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32-34.
3
黄首晶.
康德的知识观革命及蕴涵的教育学原创意义[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24-28.
被引量:3
4
黄首晶.
西方近代知识观革命与教育学启蒙[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1):83-87.
5
董素静,任奋兰.
北京市中学化学教师教育科研基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化学教育,2005,26(3):42-44.
被引量:4
6
樊洁.
科研素质——中学教师亟待提高的教育素养[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3,0(5):17-19.
被引量:4
7
徐元俊.
论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J]
.中国高教研究,2006(9):82-83.
被引量:16
8
顾群.
教研能力的培养要从激发“问题感”开始——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研意识的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08(4):152-153.
被引量:3
9
龚云霞,邬智.
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思考[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6):74-78.
被引量:3
10
谭荣波.
提高师专教师队伍科研素质的几点设想[J]
.高教论坛,1999(3):76-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肖钰士.
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J]
.教师教育研究,1994,9(4):39-42.
被引量:13
2
栗洪武,龙宝新.
“新课改”与高师学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107-112.
被引量:6
3
陈浩元,郑进保,李兴昌,颜帅,赵大良.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
.编辑学报,2006,18(5):323-327.
被引量:188
4
徐用吉,林清华,黄炜.
高校学报促进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实证[J]
.编辑学报,2007,19(1):70-72.
被引量:22
5
万伦,吴边,刘佳瑜.
科技创新与高校教师科研素质关系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7(29):59-60.
被引量:9
6
陈举芳.从学报的任务、作用谈加强编辑部建设的必要性[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5,8(4):279.
7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高远.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三强化”的培养模式[J]
.教育学术月刊,2009(8):71-73.
被引量:7
9
刘杨,苗凌,杜秀杰.
高校学报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的途径[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2):12-12.
被引量:2
10
朱家席,章建生,李云,武艳芹.
高校学报在学校发展中的导向作用[J]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2):1-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顾群.
教研能力的培养要从激发“问题感”开始——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研意识的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08(4):152-153.
被引量:3
2
李秀荣,白丽娟,夏玉玲,赵国英.
基于学报功能的高校教师科研素养培育研究[J]
.唐山学院学报,2014,27(2):100-103.
被引量:4
3
隋常玲.
植物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7):46-4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罗晓杰,谢利民.
职前教师教育研习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探索与反思[J]
.教师教育研究,2011,23(3):40-43.
被引量:9
2
黄慧.
师范生教研能力培养一体化模式构建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2):81-84.
被引量:2
3
杨国龙.
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应该从问题开始[J]
.广西教育,2019,0(30):8-9.
4
白雯.
学报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6):54-57.
被引量:6
5
吴薇.
“双高计划”背景下依托学报平台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养路径探析[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3):56-58.
被引量:1
6
白雯.
高职院校教师论文发表的困境及破解对策[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2):29-33.
7
白雯.
学报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养培育研究[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4):122-125.
1
洪建.
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探究[J]
.语文建设,2013(11):57-58.
2
刘长兴.
课程改革期待高效教学[J]
.天津教育,2008(2):16-16.
3
唐海海.
师范院校,你有足够的准备吗?──基础教育改革期待新型教师[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9):29-32.
被引量:11
4
陈庆华.
基础教育改革期待高师教育发展[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4,0(11X):58-59.
5
李剑航,杨渝.
论“书虫养成”之学生阅读品鉴能力的培养[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A01):76-79.
6
刘林波,罗成广.
浅谈团学工作改革创新及对大学生就业影响[J]
.知识经济,2016(11):75-75.
被引量:3
7
钮振坤.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白云一中实施素质教育纪实[J]
.贵州教育,2001,0(9):4-6.
8
刘俊.
中师生钢笔字教学的几点做法[J]
.中国钢笔书法,2014(1):59-60.
9
袁晓玲.
教育创新与教师素质教育[J]
.继续工程教育,2000,0(5):35-35.
10
李晋民,李晓伟.
试论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2013(7):15-16.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