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影响现代商品流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呈现快速变化的新特征:商品内在要素的内部分工呈现出从"三流分立"向"三流融合"的运行轨迹;同质商品流通从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和服务品的分工组合到服务品流通地位日益突现;信息化条件下基于网络平台的生产、流通、消费需求一体化的同时,产品服务的个体化特征更加突出。
作者
晏宗新
机构地区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出处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4,共5页
China Economic Studies
关键词
商品流通体系
三流融合
服务品流通
一体化
个性化
现代
产品服务
内部分工
经济全球化
工业制成品
分类号
F71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BERMAN, DK. 2000. Dot-Coms: Can They Climb Back'? [J]. Business Week, June 19, 2000.
2
M. A. Colin Clark. 1951.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M]. Macmillan &Co. Ltd, 1951.
3
陈文玲.《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关于现代流通问题的研究报告之二》[N].中国经济时报,2004.5.18.
4
李海舰.
中国流通产业创新的政策内容及其对策建议[J]
.中国工业经济,2003(12):39-47.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周振华.
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
.产业经济研究,2003(1):1-10.
被引量:81
2
王微.《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与规范》[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8月4日.
3
门晓伟.《让现代物流更有效率》[N].《中国经济导报》,2002年1月31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规范贸易秩序》课题研究报告[R].,2003年5月..
5
陈文玲.《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新华文摘》,2001,.
6
陈文玲.
论社会化大流通的时代特征[J]
.经济学动态,1997(10):13-17.
被引量:2
7
厉无畏,王慧敏.
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
.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被引量:250
8
程瑞芳.
发挥商品流通先导性的对策研究[J]
.财贸经济,2002,23(8):64-67.
被引量:6
9
周振华.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
.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被引量:385
10
黎坚.
大陆门户洞开 外资逐鹿零售业市场[J]
.经济管理文摘,2003(8):10-1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5
1
李海舰,聂辉华.
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J]
.中国工业经济,2004(8):26-35.
被引量:150
2
潘薇薇.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创业模式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4(11):59-60.
被引量:6
3
贺爱忠.
我国新兴流通产业发展对策初探[J]
.财贸经济,2004,25(11):59-64.
被引量:3
4
陈晓东,李晏墅.
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提升“三农”利益[J]
.财贸经济,2004,25(12):58-61.
被引量:6
5
李克锡.
对甘肃省连锁经营发展的思考[J]
.兰州学刊,2005(1):153-154.
6
冉净斐,文启湘.
流通战略产业论[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6):10-15.
被引量:43
7
李海舰,原磊.
基于价值链层面的利润转移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6):81-89.
被引量:71
8
汪旭晖,李飞.
跨国零售商在华战略及本土零售商的应对[J]
.中国工业经济,2006(2):21-29.
被引量:37
9
程艳.
中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的理论评判和现实反思[J]
.国际贸易问题,2006(7):37-41.
被引量:6
10
汪秀婷.
中部区域产业创新途径探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9):76-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刘志彪.
经济国际化的模式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8):11-17.
被引量:39
2
陈文玲.《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关于现代流通问题的研究报告之二》[N].中国经济时报,2004.5.18.
3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省流通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总报告[R].2007(5):81.
4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省流通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R].2007(5):32.
5
杨振宇.
广东省流通服务业资本边际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22(5):77-81.
被引量:2
6
李海舰.
中国流通产业创新的政策内容及其对策建议[J]
.中国工业经济,2003(12):39-47.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1
1
晏宗新.
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发展研究[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23(1):34-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娴,高鸿鹰.
区位选择、流通组织成本与生产服务性流通[J]
.商业研究,2010(12):1-5.
被引量:2
1
何莉.
邮政电子商务包裹业务发展研究[J]
.邮政研究,2007,23(5):14-15.
2
杨慕.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策略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2):15-17.
被引量:1
3
高立新,郝耀伟.
现代流通业模式分析[J]
.中国商人,2004(8):69-71.
4
杜振华.
第三方物流与中国邮政[J]
.中国流通经济,2002,16(1):18-20.
被引量:8
5
袁静波.
解放思想 激活供销系统发展一盘棋[J]
.中国合作经济,2009(8):47-48.
6
马德民.
采用标准化手段 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繁荣发展[J]
.中国标准化,2008(2):30-32.
7
古青,古歆.
对建立我区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几点思考[J]
.改革与发展,2001(5):32-33.
8
吴灿,曾斯亮.
让广告充满“心”意[J]
.艺海,2011(5):87-89.
9
当前中国经济决策[J]
.经济研究资料,2005(5):57-59.
10
4条鱼≠3条鱼+1条鱼[J]
.精彩,2007(12):32-33.
中国经济问题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