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点”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3-25,共3页
China Finance
同被引文献11
-
1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2):38-42. 被引量:73
-
2张少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原因与化解之道——一个基于金融抑制和金融发展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5(5):235-237. 被引量:19
-
3沈晖.论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6(2):35-35. 被引量:6
-
4孙杰.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68-74. 被引量:15
-
5管涛.中国国际收支调节应从国内经济入手[J].国际经济评论,2006(2):39-40. 被引量:15
-
6何帆,王世华.寻求治理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政策组合[J].中国金融,2006(16):53-55. 被引量:2
-
7闫小娜.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元的地位[J].中国金融,2006(16):64-66. 被引量:2
-
8国经文.采取综合措施缓解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压力[J].中国金融,2006(20):65-66. 被引量:2
-
9刘成相,李晓文.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关注的两大问题[J].中国金融,2006(23):60-61. 被引量:2
-
10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24(07X):80-8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8
-
1赵秀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不利影响及原因分析[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2(2):46-49.
-
2倪慧婷,徐菲,陈静,柏蓉.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及应对措施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4):56-56.
-
3戚霏.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调节政策[J].全国商情,2012(08S):31-32.
-
4周丽华.国际收支“双顺差”与人民币升值[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4):66-68.
-
5岳柳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因素探析[J].齐鲁学刊,2015(2):76-80. 被引量:3
-
6陈乐勤,刘家琳.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0,0(22):220-221.
-
7王高翔.我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4(20):220-220. 被引量:1
-
8李呈琛.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X):3-3.
-
1孙施文.土地消耗的换算[J].瞭望,2008(16):54-54.
-
2温家宝: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J].江苏建材,2005(3):1-4.
-
3叶蔚,于忠军,汤建泉.浅谈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04(11):8-9. 被引量:34
-
4杜志敏.金华市投入产出效果分析[J].浙江统计,2005(2):31-32.
-
5国务院办公厅部署开展资源节约活动[J].节能与环保,2004(5):1-3.
-
6李俊,陈少智,刘俊卿,肖隆平.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5,0(4):82-87.
-
7孙柳.我国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水资源消费的相关性研究[J].商,2015,0(20):284-285. 被引量:1
-
8赵亮.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2):44-45. 被引量:1
-
9赵世军.用精细化管理促进土地高效利用[J].资源导刊,2008(2):7-7.
-
10李思杰,葛顺奇.外资对区位经济的影响:一个新视角——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国际贸易,2006(4):23-2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