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学决策》
2005年第11期40-42,共3页
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
同被引文献19
-
1许炯心.土地利用变化对鄂尔多斯高原周边地区沙尘暴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4,23(4):463-468. 被引量:13
-
2崔英伟.京西北沙化发展区生态退化机理及治理方略[J].环境保护,2004,32(10):43-47. 被引量:4
-
3刘清泗.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4):504-510. 被引量:16
-
4裘善文.试论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变[J].地理科学,1989,9(4):317-328. 被引量:67
-
5马立鹏,罗万银,王瑜林.甘肃省沙漠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研究[J].中国沙漠,2005,25(4):593-598. 被引量:21
-
6于淑萍.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16-17. 被引量:14
-
7王式功,董光荣,杨德保,金炯,尚可政.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J].自然灾害学报,1996,5(2):86-94. 被引量:123
-
8张志红.历史时期我国沙漠的变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29(3):22-22. 被引量:1
-
9巫忠泽.美国沙尘暴问题及治理经验[J].林业经济,2006(9):78-80. 被引量:1
-
10林年丰.第四纪地质环境的人工再造作用与土地荒漠化[J].第四纪研究,1998,18(2):128-135.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52-56. 被引量:7
-
2谭振忠.共和县沙珠玉荒漠区的造林配置[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6-17.
-
3王蓬.荒漠化治理中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80-82. 被引量:2
-
4杨立东,冯琼.马尔康县土地沙化情况调查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3(1):38-41.
-
5郭文华.构建我国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新机制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3(2):25-28. 被引量:2
-
6陈静.世界一些国家土地资源生态管理及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3(2):48-53. 被引量:3
-
7张亮,刘鹏,张亚娟,王孝安.荒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林效益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4):1-6. 被引量:5
-
8姚佳,王敏,黄宇驰,白杨,黄沈发.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三维制度体系——以宁德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5,35(20):6848-6856. 被引量:23
-
9曾小姣,葛大兵,张佳仕,周聪轩.麻阳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6):187-189. 被引量:6
-
1内蒙古将继续造林还草改善生态条件[J].科技与生活,2011(1):66-66.
-
2肖宁.泾川积极探索林业建设新路[J].甘肃林业,2004(4):44-44.
-
3李明.襄垣县规模造林成绩瞩目[J].老区建设,1994(4):29-29.
-
4孙阁,蒙长茹,许志红.邱县平原林业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林业,2005(01B):27-28. 被引量:1
-
5禇发朝.破解瓶颈 激发活力 助推赞皇林业发展实现“三最”梦--河北省赞皇县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6,38(1):68-71. 被引量:1
-
6周其文.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化发展问题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6):16-19.
-
7辛言.中国走向“绿色崛起”[J].中国政协,2012(15):3-3.
-
8苏枫.4000万建筑工人的生存图景[J].小康,2012(6):83-84.
-
9鸿都客.中国人的生存压力[J].年轻人(A版),2011(3):56-58.
-
10赵锋.甘肃:169万人的生存选择[J].瞭望,2004(22):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