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对城市的影响
被引量:
8
The Impact of Universities on Cit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5年9月23日,作为复旦大学百年庆典活动之一,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知名大学的校长、以及政府、企业界和复旦师生代表约4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到会祝贺。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上海市市长韩正和六位大学校长作了主题发言。论坛和会议的主题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将论坛的主题发言发表,以飨读者。
作者
约翰·胡德
邵常盈(译)
乐毅(校)
机构地区
牛津大学校长
不详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2005年第6期15-17,共3页
Fudan Education Forum
关键词
牛津大学
城市
百年校庆
副部长
校长
学者
老师
同学
分类号
G649.56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6
1
马陆亭,张伟,王绽蕊.
高等教育如何支撑创新型城市发展——深圳案例与国际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6):21-27.
被引量:9
2
李向玉.
圣保禄学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影响[J]
.清史研究,2000(4):77-82.
被引量:5
3
汤开建.
澳门开埠时间考[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74-85.
被引量:6
4
黄鸿钊.
近代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4(2):1-12.
被引量:3
5
王成军.
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5(1):89-93.
被引量:42
6
钟启泉.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
.教育研究,2005,26(5):36-42.
被引量:84
7
叶农.
试述澳门圣若瑟修院在遣使会管理时期(1784-1856年)的发展[J]
.学术研究,2005(12):88-94.
被引量:4
8
涂俊,吴贵生.
三重螺旋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初探[J]
.科研管理,2006,27(3):75-80.
被引量:72
9
伊安.莱斯利.
大学与创新:多样性和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60-66.
被引量:2
10
吴刚.
“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4):9-1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8
1
林苗羽,王建华.
大学的城市分布及其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3(1):75-95.
被引量:2
2
王银花.
澳门高等教育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2015,9(5):57-62.
被引量:3
3
廉军,陈通.
英国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借鉴[J]
.辽宁教育研究,2008(8):111-114.
被引量:4
4
张希胜,王雁,段永瑞,张勤.
以大学为主导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2):65-66.
被引量:4
5
曲纵翔,赵丽文.
从对抗到共生:中世纪大学与城市关系变迁——以牛津大学为例[J]
.现代大学教育,2020(1):61-68.
被引量:3
6
李枭鹰.
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共同体逻辑[J]
.北京教育(高教),2021(12):22-27.
被引量:4
7
史秋衡,周良奎.
校城共同体: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城市共生关系新范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70(4):128-134.
被引量:20
8
沈黎勇,王柏村,李拓宇.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驱动区域产业发展——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模式”的探索与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4):166-17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莫彬琳.
应用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校城融合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J]
.体育视野,2023(16):44-47.
被引量:1
2
赵清.
大学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91-95.
被引量:7
3
黄明东,冯惠敏.
学术自由制度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比较研究——一种制度视角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0(8):30-37.
被引量:7
4
王敏,回莹.
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大学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
.职业时空,2011,7(4):16-17.
5
陈通,廉军.
利兹大学的战略管理及借鉴[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19-222.
6
赵喜仓,戴琴.
江苏省创新主体内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9):66-69.
被引量:1
7
王坤,何林.
关于“去行政化”的思考[J]
.北方文学(下),2012(11):222-222.
被引量:1
8
杨志卿.
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6):51-53.
被引量:1
9
史玉丁.
贵州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城协同发展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16,27(3):83-90.
被引量:5
10
刘恩允,周川.
学术主导、分类驱动、协同推进——我国大学院系治理机制探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7,38(8):23-28.
被引量:28
1
马振水.
山脉[J]
.高中数理化,2012(18):1-1.
2
陈流汀.
辉煌六十年 昂首e时代[J]
.数字通信,2010,37(5):5-6.
3
丛峰,刘玢.
论梅贻琦对西南联大的贡献[J]
.中国科技博览,2010(16):227-227.
4
张喜红.
自学成才的三位物理学家[J]
.初中生辅导,2011(26):26-30.
5
徐青.
浅谈孔子的教学方法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启发[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6,0(6):29-30.
6
向明康.
想象,使文章更精彩[J]
.同学少年(作文)(初中版),2005,0(12):15-16.
7
夏菁.
向日葵[J]
.少年写作(小作家),2008,0(2):45-45.
8
陈飞.
诗歌教学探析[J]
.考试周刊,2011(83):48-49.
9
湖南一考生.
未来路上靠自己[J]
.新作文(高考在线),2016,0(1):77-78.
10
吴芳.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50-53.
被引量:4
复旦教育论坛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