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历史与理想之间:对《史记》中尧、舜、禹时期政治形态的解读
Between History and Ideal: an Explanation on the Political Formation in the Ages of Yao,Shun and Yu in Shi Ji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史记》中关于尧、舜、禹时期政治形态的描述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政治思想,反映了儒家在权力运作和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构思,折射着儒家的政治理想。从制度本身来讲,这种民本政治的理想模式存在巨大的缺陷:它是小范围的、不完全的“民主”,实质上还是人治体系,这种制度设计淡化或回避了个人对利益的追求,而且,它的政治“减压阀”弹性太大,加之历史、经济等原因,这种理想模式不可能真正实现。
作者
刘明涛
高民政
机构地区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5年第11期70-74,共5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原始民主
民本政治
《史记》
儒家思想
政治形态
政治理想
历史
解读
政治制度建设
尧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陈永森.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王权主义[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8):36-41.
被引量:7
2
孙晓春.
儒家民本思想发微[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35(5):1-7.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论语·颜渊[M].,..
2
.尚书·泰誓[M].,..
3
.孟子·公孙丑上[M].,..
4
.荀子·王制[M].,..
5
.荀子·富国[M].,..
6
.荀子·君道[M].,..
7
.孟子·公孙丑下[M].,..
8
.孟子·梁惠王上[M].,..
9
.孟子·离娄上[M].,..
10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M].,..
共引文献
22
1
王中江.
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早期儒家“民意论”的形态和构成[J]
.学术月刊,2021,53(3):5-16.
被引量:11
2
王晓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民本”问题研究述评[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15-24.
被引量:4
3
薛俊武.
浅论贾谊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4):117-120.
被引量:2
4
张春芬,董晋梅.
试论民本思想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16-17.
5
何增科.
政治合法性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一项初步的经验性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2):8-13.
被引量:54
6
谢晓东.
《伊川易传》中的民本思想[J]
.周易研究,2008(4):64-70.
被引量:4
7
季乃礼.
儒学正统论说[J]
.求索,2008(11):106-108.
8
赵恩朋.
从权利维度对民本通往民主之不可行性的思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18.
9
允春喜.
从“安治天下”到“万民忧乐”——论黄宗羲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J]
.北方论丛,2011(2):108-112.
被引量:2
10
谢晓东.
朱熹的“新民”理念——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考察[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4):94-101.
被引量:4
1
俞可平.
天大地大民意最大[J]
.中国政协,2011(3):33-33.
被引量:1
2
王琨,赵莹莹.
当代民本政治思想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启示[J]
.青春岁月,2011,0(16):309-309.
3
范毅.
原始民主:现代跨越的“卡夫丁峡谷”──侗、苗民族“款文化”的政治社会学视角[J]
.求索,2002(2):45-48.
被引量:7
4
聂杭军.
官本·民本·人本[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5(4):64-64.
5
郭秦云.
地主形象的历史演变——从鲁迅的《祝福》到陈忠实的《白鹿原》[J]
.大观周刊,2011(41):12-13.
6
周驰觐.
无法告别的诗人乌托邦——格非“江南三部曲”一解[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0(9):108-110.
7
陈维新,曹志刚.
中华传统的民本政治与东北亚的政治诉求[J]
.东疆学刊,2011(2):19-22.
被引量:1
8
柳成焱.
“人民公仆”提法的历史由来[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5):24-25.
被引量:3
9
刘毅.
协商文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6):49-52.
被引量:1
10
侯琦,魏子扬.
浅论儒学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负面影响[J]
.阵地与熔炉,2000(5):57-58.
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