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Sichuan Drama
同被引文献9
-
1李作义.浅谈汉唐乐舞俑的造型艺术[J].美术大观,2008(7). 被引量:2
-
2唐荀.古拙朴厚 意在形先——两汉陶俑及其特征浅析[J].电影评介,2007(20):83-84. 被引量:4
-
3高峰.浅析汉代陶俑的造型特点及影响[J].陶瓷研究,2004,19(1):23-26. 被引量:7
-
4唐一祁.线刻的魅力——汉代画像石艺术的产生和嬗变[J].艺术探索,2005,19(4):31-33. 被引量:3
-
5肖长生.浅析浪漫写意的汉陶俑艺术[J].景德镇陶瓷,2007,17(1):22-22. 被引量:5
-
6夷平.汉代画像石《迎宾宴饮》艺术造型特点浅析[J].大舞台,2011(1):100-100. 被引量:2
-
7王孟秋.南阳画像石中乐舞研究[J].时代教育,2011(7):19-20. 被引量:3
-
8高文.四川汉代说唱俑[J].今日四川,1999(3):40-41. 被引量:1
-
9刘立伟.浅议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人物形象造型[J].青年文学家,2011(16):120-120. 被引量:2
-
1景平.大爱是一种圣洁的精神生态——读柴腾虎《永远的孔繁森》记[J].中国环境监察,2015,0(2):78-79.
-
2张静.画像石的前世与今生[J].环球市场,2016,0(11):97-97.
-
3张子中.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精神[J].民族艺术,2004(1):78-83. 被引量:11
-
4邱楠,梁昭华,王轶峰.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形质初探[J].丝绸之路,2009(20):17-21. 被引量:3
-
5潘慧琼.南朝文体分类的思维特点[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5):8-12.
-
6张喜舜.察往以知来 鉴彼以诲我——在世界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点滴体会[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11(1):58-59.
-
7阿凡.跑在新闻门边上的乐天派[J].新闻传播,1995,0(3):34-34.
-
8满珂.试析蒙古族“以西为尊”的文化内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4):46-49. 被引量:5
-
9姚丽霞.浅析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设计思维特点[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0(7):85-85.
-
10康庄.“魏晋风流”史态观照[J].社会科学家,2009,24(12):2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