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与科学的发展观
被引量:
6
Marx's Human-Centered Thought and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是对以往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它认为以人为本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要以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动力源。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发展的动力源的统一。
作者
陈荣富
机构地区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2,共5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马克思
以人为本
发展观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L.阿尔都塞,顾良.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J]
.世界哲学,1979(6):12-2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张慎.
1980年代前期的历史语境与人道主义讨论的观念局限[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6):26-3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潘尔春.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J]
.社会科学研究,2005(5):96-99.
被引量:4
2
赵薇,王荣栓.
马克思以人为本学说的三个本质规定[J]
.理论学刊,2006(8):8-12.
被引量:1
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邢贲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
腾云起.唯物史观的本质及其与人本史观的对立[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
解战原,胡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8
黄枬森.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上)[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9):18-22.
被引量:7
9
[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6.
10
张守奎.
生存论视阈下的人的本质观[J]
.江汉论坛,2007(12):40-4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张丽.
共产主义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J]
.科技信息,2009(1).
2
葛丹丹.
论在人的本质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J]
.科技信息,2009(3):201-201.
被引量:2
3
郭晓禄.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2):32-34.
4
王志坚.
从两维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1(4):47-48.
5
施光欣.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之比较[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88-91.
6
方平权.
《左传》词类中的体用同形问题浅谈[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144-1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唐子晴.
《左传》形容词活用探究[J]
.汉字文化,2024(15):7-9.
2
陈志英.
党规国法衔接协调的人性基础——基于党性和人性辩证统一的思考[J]
.党内法规研究,2022(2):101-113.
被引量:1
3
李丹.
论人的本质[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8):42-43.
1
王跃.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1-13.
被引量:2
2
孙金华,张国富.
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44-49.
被引量:2
3
邹瑄.
“以人为本”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代价值[J]
.黑河学刊,2009(2):10-12.
被引量:1
4
郭荣华,贺瑞虎.
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基本思想——兼评毛泽东、邓小平在社会发展模式方面的异同[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2(4):7-10.
5
王锐生.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J]
.高校理论战线,2006(2):4-7.
被引量:11
6
胡涵锦.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J]
.思想.理论.教育,2004(7):13-16.
被引量:2
7
蔡光贝.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解[J]
.消费导刊,2006(11):505-506.
被引量:1
8
张文龙.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与西方哲学思潮中的“人本主义”[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1):12-13.
被引量:1
9
姚挺.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观[J]
.福州党校学报,2005(4):48-51.
10
刘春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关系[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4):52-55.
被引量:3
东南学术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