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287等品种的鉴定
被引量:
6
Evaluation of Early-matured High-yield Good-Quality Early-season Hybrid Rice Liang-you 287 et a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湖北省选育的两优287、两优25、两优3419等20个杂交早稻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两优287等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等优点,在湖北省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作者
吴和明
张忠元
卢开阳
周正明
付玲
董新国
王新刚
机构地区
湖北省种子管理站
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29,共4页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早稻
品种
区域试验
鉴定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8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06
1
周勇.
鄂早17[J]
.作物研究,2004,18(4).
被引量:1
2
汪仕武,李车书,谭亚华,王永健.
恩施市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报[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0(3):54-57.
被引量:1
3
赵步洪,奚岭林,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张洪熙.
两系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充实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9-14.
被引量:14
4
张传胜,王余龙,龙银成,董桂春,杨连新,黄建晔.
影响籼稻品种产量水平的主要根系性状[J]
.作物学报,2005,31(2):137-143.
被引量:28
5
詹昌埜,林宜茂,蔡为铭.
重穗型超级稻Ⅱ优6号选育报告[J]
.福建农业,2005(3):16-16.
被引量:1
6
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陈立云,蔡义东.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58-264.
被引量:100
7
杨泽敏,雷振山,周竹青.
氮肥施用时期对中籼稻米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5(4):38-40.
被引量:9
8
戴正元,刘广清,李爱宏,徐卯林,刘晓斌,周长海,张洪熙.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的选育及栽培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14-116.
被引量:14
9
潘晓华,王永锐,傅家瑞.
水稻根系生长生理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1996,13(2):13-20.
被引量:66
10
吴海波,陈长金,何国波.
杂交晚稻新组合丰源优299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6,21(1):51-5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赵锋,程建平,汪本福,章秀福,吴德军,李亮,游爱兵,张旅峰,章桃娟.
氮肥运筹对机械栽植早稻两优287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05-1509.
被引量:15
2
袁国保,柳达,王世才,周元坤,邵仁学,罗必灿.
我国优质早稻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2):161-163.
被引量:3
3
金红梅.
湖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1958-1960.
被引量:4
4
范水舟,唐浩月,陈灿,郭承亮.
两优287高产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8):89-90.
5
林洪鑫,肖运萍,刘方平,才硕,刘仁根,许亚群,袁展汽,汪瑞清,时红.
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超级早稻“两优287”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6):34-40.
被引量:8
6
万淑红,田应兵.
湖北省水稻高产栽培及养分管理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7):9-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李永辉,蔡怡聪,聂元元,毛凌华,卓陈雅,颜满莲,蔡耀辉,颜龙安.
2003—2011年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7):35-41.
被引量:3
2
郭承亮,付云海,许志勇,彭闲力,王奕.
试析湖北水稻种子产业深度发展之需[J]
.中国种业,2013(12):17-21.
被引量:1
3
程建平,赵锋,吴波,陈旭阳,王乐云,游爱兵,严华生,罗必灿.
不同直播种植模式对水稻根系特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4):5979-5983.
被引量:25
4
付立东,王宇,李旭,吕小红,隋鑫,任海,黄河.
氮素基蘖穗肥施入比例对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52-55.
被引量:8
5
雷武生,杨宝林,戴金平.
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品种越光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0):54-56.
被引量:9
6
金红梅.
晚籼稻新组合鉴定结果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1):5072-5074.
7
柳娜,杨文雄,曹东,王世红,刘效华,张雪婷.
2003—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小麦品种述评[J]
.甘肃农业科技,2015,46(1):27-31.
8
蒋明金,马均,孙永健,严奉君,徐徽,杨志远,孙加威.
播种量和氮肥运筹对直播杂交稻光合生产力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41(5):516-526.
被引量:12
9
刘艳红,雷恩.
氮肥对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及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5,43(12):72-76.
被引量:3
10
李录久,王家嘉,吴萍萍,黄厚宽,蒋荫锡.
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白土田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1):254-262.
被引量:55
1
陈梅英,赵启学,谢社香.
高油玉米及其栽培要点[J]
.种子科技,2009,27(4):45-46.
被引量:2
2
唐永生,王勤方,张菊香,蒋彦华,郑云昆.
靖豌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6(11):232-234.
被引量:2
3
陈梅英,赵启学,谢社香.
高油玉米利用价值及其栽培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09(9):140-141.
4
高岳昌,贾恩吉,何文安,陈学求.
12个国内新近育成玉米单交种的引种试验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S1):7-10.
5
龙会英,张德,金杰,刘金钊.
元谋干热河谷甘薯的引种试验初报[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B05):101-104.
被引量:1
6
卢开阳,吴和明,董新国.
优质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鉴定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0,39(5):13-15.
7
谢永良,何光武,熊建平.
皇竹草生产性能与开发利用[J]
.四川畜牧兽医,1999(4):23-23.
被引量:9
8
吴和明,董新国,高春保.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鉴定与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5):50-54.
被引量:4
9
苎麻新品种“75—10”区域试验总结[J]
.中国麻作,1985,7(3):20-25.
10
陈修会,李晓军,崔夫余,田宝江,李祥印,陈吴海.
临沂选育的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桃品系[J]
.中国农业信息,2008,20(1):37-37.
湖北农业科学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