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第四纪在地质年表中位置的意见(英文)
被引量:3
Our point of view on the Quaternary
摘要
此文为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给国际地层联合会2005年9月在比利时鲁汶(Leuven)特别会议(重点讨论第四纪在地层表中的位置问题)的发言稿。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5-665,共1页
Quaternary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60
-
1刘东生.关于是否在地层系统中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名词的讨论和危机[J].第四纪研究,2004,24(5):481-485. 被引量:42
-
2王伟铭,舒军武,陈炜.第四系重新定义的有关建议[J].地层学杂志,2004,28(4):319-320. 被引量:4
-
3安芷生,艾莉.尚未完成的地质年代表——第四纪悬而未决的前程[J].地层学杂志,2005,29(2):99-103. 被引量:20
-
4王伟铭,邓涛.新近系研究进展简介[J].地层学杂志,2005,29(2):104-108. 被引量:14
-
5童永生,郑绍华,邱铸鼎.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分期[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5,33(4):290-314. 被引量:91
-
6陈旭,戎嘉余,彭善池.国际地层委员会与吕文会议[J].地层学杂志,2006,30(2):143-146. 被引量:2
-
7邱占祥,邱铸鼎.中国晚第三纪地方哺乳动物群的排序及其分期[J].地层学杂志,1990,14(4):241-260. 被引量:89
-
8吴征镒 王荷生.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
9朱宗浩 巫礼玉 席萍 宋之琛 张一勇.柴达木盆地第三纪孢粉学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8-41.
-
10Pillans B, Naish T. Defining the Quaternary.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04,23 : 2271 - 2282.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伟铭.中国新近纪植被和环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J].第四纪研究,2011,31(4):589-596. 被引量:5
-
2王伟铭,李建国,毛礼米.欧亚大陆新近纪气候演化(NECLIME)研究进展与展望[J].古生物学报,2012,51(4):502-507.
-
3张益铭,黄雷,宋世骏,陈琰,刘池洋,周飞,张麒,吴志雄,类维龙.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凹陷新近纪孢粉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质论评,2021,67(6):1586-1604.
-
4吕可欣,石光耀,张欢,张金龙,李庆喆,张鹏程.河北平原三河市S9钻孔第四纪孢粉记录及其气候指示意义[J].中国地质调查,2022,9(1):64-72. 被引量:5
-
5杨文强,贾小辉,王志宏,雷勇.广西北海地区ZKA02钻孔剖面新近纪孢粉组合及古植被演替[J].地质力学学报,2023,29(4):584-598. 被引量:1
-
6张金龙,李庆喆,潘志龙,张欢.河北平原北部D1孔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J].西部资源,2024(1):125-130.
-
1周祖仁,B.F.格伦尼斯特,W.M.佛尼士.二分抑或三分——关于二叠纪地质年表[J].古生物学报,1989,28(3):269-282. 被引量:5
-
2徐朝雷,张忻.再论滹沱群的上下时限:兼论滹沱地质年表[J].山西地质,1993,8(1):92-103. 被引量:2
-
3李长安.中国第四纪地层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地层学杂志,1999,23(4):287-290. 被引量:3
-
4林玉石,张美良,程海,袁道先,覃嘉铭,王兆荣,冉景丞.贵州荔波第四纪晚近期石笋地质年表与气候事件[J].地学前缘,2003,10(2):341-350. 被引量:20
-
5张祖圻,杨成奎.中国二叠纪的岩相──古地理和古构造特征[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27(3):257-262. 被引量:2
-
6刘嘉麒,王文远.第四纪地质定年与地质年表[J].第四纪研究,1997,17(3):193-202. 被引量:32
-
7蒋志.核转变能与理论地质年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3):165-171.
-
8陆松年.国际前寒武纪划分最新研究动态——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Fremantle工作会议简介[J].地层学杂志,2006,30(2):141-142. 被引量:7
-
9姚玉鹏,刘羽.第四纪作为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的国际争议与最终确立[J].地球科学进展,2010,25(7):775-781. 被引量:9
-
10尹志强,韩延本,徐道一,姚益民,韩永刚.始新世以来地球轨道偏心率的演化[J].地层学杂志,2007,31(S2):443-448. 被引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