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皖南事变”后,西南联大遭到政治高压,空气显得沉闷,丰富多彩的壁报不见了,民主气氛一扫而空,文学活动随之进入了沉寂期。1941年,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校园中几乎没有重大的政治、学术和文艺活动。1942年1月,西南联大爆发了“倒孔运动”。“孔”为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的孔祥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攻占香港,不少著名人士如柳亚子、邹韬奋、何香凝、茅盾,以及西南联大教授陈寅恪等一时无法撤离,而孔祥熙等达官贵人却用飞机运输私人财物,孔二小姐还把洋狗抱上飞机运回重庆。消息传出,西南联大师生震怒,上千人走出校门上街游行,高喊“打倒孔祥熙”等口号,群众陆续加入队伍,到昆明市中心的近日楼前,队伍扩大到两三千人。这次运动唤起了大家的热情,虽然未能改变西南联大的政治空气,但激活了学术活动,师生把热情投向学术,学校内学术讲座开始盛行。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5-200,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