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对外经贸实务》
2005年第11期40-42,共3页
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
1陈秀敏.国际产业转移对泉州产业结构的影响[J].中国国情国力,2011(1):57-60.
-
2伍万云.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视域下皖江示范区发展的思考[J].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4):33-37.
-
3谢祖墀.2009年中国企业如何崛起[J].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2009(2):28-28.
-
4郑胜利.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战略取向及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0(10):55-57. 被引量:9
-
5祖强.香港回归与江苏经济结构的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7(2):39-40.
-
6张莉.调整优化——让产业结构展现“微笑曲线”[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2(10):169-169.
-
7冯之浚.世纪之交的“知识经济”[J].群言,1998(6):18-21. 被引量:1
-
8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4):95-101. 被引量:22
-
9何为“长波理论”[J].中国行政管理,1990(12):42-42.
-
10顾烨丽.浅谈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转移[J].现代企业文化,2008(33):5-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