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访改革取向与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被引量:
12
Research on Reform Dir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Letters and Calls Syste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5年5月1日国务院修订的新《信访条例》开始施行。虽然新条例对老条例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但是学术界和实务工作部门对信访制度各种问题的争议并未因此而停止。本文从制度设计和功能定位等方面探讨了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取向和制度创新问题。
作者
陈庆云
机构地区
云南财贸学院法学院
出处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5-137,共3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关键词
信访
制度创新
功能定位
改革取向
分类号
D922.18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632.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86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0
1
.每周话题“信访改革尘埃落定?”[EB/OL].中评网,.
2
.专辑“信访制度”[EB/OL].宪政知识网,.
3
.燕南专题评论“信访改革”[EB/OL].燕南网,.
4
黄钟.《信访制度应该废除》[EB/OL].载燕南网www.yannan.cn,.
5
林鸿潮.
试论信访的功能收缩与制度重构[J]
.重庆社会科学,2005(1):80-82.
被引量:25
6
周梅燕.《取消?强化?变革?中国信访制度陷入困境》[EB/OL].中国宪政网www.xianzheng.com,.
7
田文利.《信访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EB/OL].中国法律教育网www.chinalawedu.com,.
8
应星.
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
.法学研究,2004,26(3):58-71.
被引量:426
9
于建嵘.
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5):16-18.
被引量:61
10
姜明安.《信访制度及其解决争议的机制应该创新》[N].《法制日报》,2004年2月12日第8版.
二级参考文献
9
1
Llkka Rautio,张美常,杨伟东.
合法性监督及议会监察专员的作用[J]
.行政法学研究,2000(3):92-96.
被引量:11
2
方流芳.
民事诉讼收费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9(3):130-153.
被引量:186
3
林莉红.
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1999(1):41-49.
被引量:57
4
范艳萍.
挪威议会行政监察专员法[J]
.行政法学研究,1999(1):77-81.
被引量:2
5
黎军.
瑞典议会督察专员制度简介[J]
.政治与法律,2002(4):96-100.
被引量:15
6
谢莉.
一九九九年度行政复议案件情况分析[J]
.行政与法制,2000(8):13-15.
被引量:3
7
何海波.
行政诉讼撤诉考[J]
.中外法学,2001,13(2):129-142.
被引量:79
8
麦宜生,王平.
纠纷与法律需求——以北京的调查为例[J]
.江苏社会科学,2003(1):72-80.
被引量:19
9
扶松茂.
创建中国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J]
.党政论坛,2003(6):32-3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86
1
向青山.
系统思维视域下完善信访制度的逻辑理路[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20(2):62-74.
2
张涛,罗家为.
从“行政维稳”到“制度维权”:基层社会矛盾的预防与治理转型[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9,0(6):51-61.
被引量:1
3
张青波.
从社会共同体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法治路径——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中心[J]
.师大法学,2020(1):119-136.
被引量:1
4
查荣林.
新时代公安信访法治化治理的困境及其破解[J]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24,44(1):20-25.
5
廖永安,王聪.
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论纲——基于地方立法的观察与思考[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5(4):1-15.
被引量:11
6
张榕.
信访救济与司法救济之张力及其克服[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1(6):1-14.
7
田晏.
权利救济·司法理念·公民信访权——对涉诉信访的三维分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10-12.
被引量:10
8
宋振玲.
信访制度的困境与解决途径探析[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6):127-129.
被引量:5
9
木薇,高崇慧.
信访工作方法的社会工作思考[J]
.魅力中国,2008(28):49-51.
被引量:2
10
曹勇.
略论当前农村社会冲突中信访体系的完善[J]
.科技经济市场,2007(8):143-144.
同被引文献
68
1
于建嵘.
“信访悖论”及其出路[J]
.南风窗,2009(8):42-43.
被引量:20
2
季金华.
司法权威的意义阐释[J]
.江海学刊,2004(6):114-117.
被引量:9
3
王亚新.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民事审判的交织——以"涉法信访"的处理为中心[J]
.法律适用,2005(2):9-11.
被引量:45
4
李伟杰.
运用"五解法"妥善处理涉法上访案件[J]
.人民检察,2005(02X):54-55.
被引量:1
5
<团结>编辑部课题组,张海鸿.
新中国信访制度的由来与现状[J]
.团结,2005(1):11-15.
被引量:10
6
邓玮.
信访的困境与出路[J]
.求实,2005(3):57-59.
被引量:20
7
刘为勇.
理性求解中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其改革出路[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65-68.
被引量:15
8
姜明安.
改革信访制度 创新我国解纷和救济机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5):14-16.
被引量:28
9
邱锐.
加强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J]
.中国行政管理,2005(6):48-49.
被引量:3
10
王亚明,陈新民.
涉法信访的价值、成因及改革设想[J]
.政法学刊,2005,22(4):50-5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2
1
梁开斌.
行政信访制度的司法化与非司法化研究[J]
.海峡法学,2012,14(4):107-113.
2
多劭莉.
做好新时期石化企业信访工作的思考[J]
.管理观察,2010(7):94-95.
3
马平,钱飞.
信访、实体正义与法治之路:关于信访困局的一种思考——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6):88-93.
被引量:1
4
吴根甫,兰欢.
涉诉上访老户的特点及处理对策[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9):173-173.
5
滕晓慧,姜言文.
涉法涉诉信访的性质及其工作制度存在的必要性[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4-19.
6
刘迎春.
当前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贵州省X地区信访情况调查[J]
.商情,2011(22):113-114.
被引量:1
7
衡苏云.
建立石油社区长效信访稳定工作机制的思考[J]
.科学之友(中),2012(4):137-139.
被引量:1
8
陈娴灵,杨光琳.
涉诉信访正当性之缺失及异化分析[J]
.长白学刊,2013(4):78-82.
被引量:4
9
包清临.
理念、内容、形式: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核查工作的三个重要维度[J]
.甘肃理论学刊,2016(4):45-48.
被引量:1
10
武文鼎.
信访、救济与法制思考—基于两个信访案例的解读[J]
.经营管理者,2009(17):166-16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陈爱武,张兴泉.
涉诉信访制度的理性改进[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26(3):11-16.
被引量:3
2
李道军,陈科先.
叙事立场的涉诉信访成因及对策研讨[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26(3):17-25.
3
肖宇.
走出非正常息访困局的思路与探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1(7X):100-101.
4
胡长兵.
黔西南普安信访研究——以信访管理调查问卷为中心[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28(3):114-124.
5
课题组,吉树海,宋天智,王立忠,赵敏.
涉检信访案件终结机制研究[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4(3):10-17.
被引量:1
6
马卢华.
关于建立长效信访稳定工作机制实践的分析[J]
.科技风,2016(16):152-153.
7
窦红佳.
分析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性问题及制度安排[J]
.河北企业,2016,0(12):167-168.
被引量:1
8
牛学云.
信访涉稳人员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机制探析[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2,10(1):63-65.
9
刘宏路.
做好基层信访稳定工作策略研究[J]
.现代企业文化,2018,0(29):110-110.
10
丁立飚.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的探讨[J]
.法制与经济,2019,28(3):58-59.
被引量:1
1
万小初.
多元化的张力——现阶段广播改革取向辨析[J]
.声屏世界,2006(1):15-16.
2
黄爱东.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下学报的改革取向[J]
.科技与出版,2011(10):77-79.
被引量:8
3
季广昌.
关于图书馆改革取向的思考[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4,12(3):15-17.
被引量:2
4
陈敏尔.
责任感·新闻性·竞争力——谈谈当前新闻工作的三个问题[J]
.新闻实践,2000,0(10):9-12.
5
伍蔚兰,刘宣春,蔡代纯.
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改革取向[J]
.益阳师专学报,2002,23(4):115-116.
6
余彬.
谈谈党报会议报道的改革取向及其优化模式[J]
.新闻前哨,1996,0(2):12-13.
7
宋艳丽.
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论高校图书馆工作改革取向[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3(1):133-135.
8
于献龙.
从实际出发确定学会改革取向[J]
.学会,1992(6):11-11.
9
周长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档案馆的改革取向[J]
.山东档案,1994,0(2):11-11.
10
钟日新,谢辉.
创新,换一种口味给读者—地方党报版面改革取向探析[J]
.中国地市报人,2001(11):15-16.
法学杂志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