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评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梁漱溟关于中西印文化“三路向”的概述,肯定其作为新儒家开山人物对弘扬传统儒家文化、开辟中西哲学对比、引导人们对文化的深层思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
乔娟
机构地区
甘肃政法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
2005年第12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意欲
中西文化
路向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陈来.
论梁漱溟早期的中西文化观[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3):261-269.
被引量:15
2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综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2
艾恺.最后的儒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3
罗荣渠.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的演变[A].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梁漱溟.自述[A].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5
梁漱溟.答美国学者艾恺先生访谈记录摘要.梁漱溟全集:第8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14
1
郭建波,刘进.
论“五四”时期梁漱溟的文化观[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2):66-68.
2
白杰,谢贤聪.
根本改变与全盘承受[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4):69-71.
3
焦丹.
二元论视域下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东西文化融合[J]
.湖北社会科学,2014(4):90-92.
被引量:2
4
张永奇.
中国精神生成的传统文化维度——从梁漱溟文化思想析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传承与弘扬[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35-43.
被引量:5
5
冉华.
“援佛入儒”:缔造文化传播的新格局——传播视野下的梁漱溟思想研究[J]
.学术交流,2015(7):55-59.
6
罗志田.
异化的保守者:梁漱溟与“东方文化派”[J]
.社会科学战线,2016(3):64-78.
被引量:20
7
徐玉英.
20世纪前期梁漱溟多元化大学教育思想探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97-100.
8
张洪兴.
百年国学研究中的五大争议[J]
.学术探索,2016(7):109-118.
9
罗志田.
辩证的进化:后五四时代关于世界文化的辩论——侧重梁漱溟与胡适[J]
.天津社会科学,2017(3):144-156.
被引量:5
10
赵玉丽.
多元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研究[J]
.理论月刊,2018(6):163-168.
1
熊吕茂.
梁漱溟文化思想的演变[J]
.湖湘论坛,1999,12(4):60-61.
2
房丛明.
浅析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0):199-200.
被引量:1
3
聂民玉.
梁漱溟的文化哲学观及其实践价值[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8-22.
4
张华欣.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26):226-227.
5
关海峰.
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层思考[J]
.黑龙江社会科学,1998(1):21-23.
6
荆文娜.
论梁漱溟“文化三路向”思想及其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借鉴价值[J]
.青春岁月,2012,0(2):230-231.
被引量:1
7
朱文信.
凯洛斯·几·缘起·瑜伽——对中西印文化中几个概念的会通[J]
.周易研究,2013(1):72-78.
被引量:1
8
孙凯.
梁漱溟早期文化自觉的启示[J]
.学术交流,2014(3):31-34.
被引量:1
9
陈澍斌.
社会发展动力的深层思考[J]
.皖西学院学报,2001,17(4):5-7.
被引量:2
10
张法.
从中西印文化比较看形式美[J]
.贵州社会科学,2013(6):4-10.
甘肃农业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