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0-21,共2页
Theory Front
同被引文献16
-
1达良俊,李丽娜,李万莲,陈鸣.城市生态敏感区定义、类型与应用实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7-103. 被引量:83
-
2王武瀛,杨松茂,杨太康.用科学发展观去审视生态伦理观[J].经济问题,2004(11):2-5. 被引量:5
-
3孙家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世纪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113-119. 被引量:37
-
4桑玉成.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4):1-8. 被引量:72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
6(圭亚那)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96.
-
7(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6.
-
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报告·2002[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
9世界银行.碧水蓝天:21世纪中国环境展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y.cn/《2007年统计年鉴》
-
1顾伟铭.十八世纪法国哲学讨论会在京举行[J].哲学研究,1982(12):76-78.
-
2曹红,单连春.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10. 被引量:2
-
3肖显静.环境伦理学: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13-18. 被引量:10
-
4谢维营.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5-11. 被引量:3
-
5王玲玲,何敏.生态心理学语境下的人与环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87-88. 被引量:1
-
6徐剑梅.英国人教子无“方”[J].教师博览(上旬刊),2005(1):47-47.
-
7张俊芳.从康德道德哲学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21-25. 被引量:2
-
8张文喜.居住:此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切入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一种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2(3):63-70. 被引量:2
-
9张其亮.和谐教育与道教思想的内在统一[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2):23-25.
-
10王欢.重读孔子之“仁”[J].西安社会科学,2009,27(5):30-3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