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0-592,共3页
Laboratory Medicine
参考文献9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N].健康报,2002-04-16(3).
-
2佘鸥,邓军卫,余启华.湖南省1997~2001年临床用血抽检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1):659-661. 被引量:1
-
3殷明刚,李咏冰.加强实验室的检验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7):441-442. 被引量:14
-
4丛玉隆,张海鹏,任珍群.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的采取及其控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1):52-55. 被引量:239
-
5朱士俊,董军,曹秀堂,钟光林,胡德奎.医院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研究概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331-333. 被引量:61
-
6程巧燕.电子病案的建立和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6):348-349. 被引量:32
-
7王伟灵.应重视检验单的标准化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2,2:55-55.
-
8王怡.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后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2):744-746. 被引量:62
-
9丛玉隆,朱士俊.检验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学科建设和管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2):116-118. 被引量:58
二级参考文献24
-
1刘海一 任连仲.建设我国的电子病历和医学影像系统[J].中国医药信息学术研究杂志,1999,2:6-6.
-
2马俊 刘兵.实用医院质量管理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0-12.
-
3Noel L. GAT testing: added value. In: Smit Sibinga CT, Alters HJ,eds. Risk management in blood transfusion: the virtue of realit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109-117.
-
4Gallarda JL, Dragon E. Blood screening by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current issues, future challenges. Mol Diag, 2000,5:11-22.
-
5李贺英.论血液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10):598-601. 被引量:6
-
6孟群.谈继续医学教育[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4(3):151-152. 被引量:19
-
7金振良.血站的内涵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4(9):530-531. 被引量:1
-
8黄慧英.医疗质量保证的国际趋势[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9,16(1):1-5. 被引量:100
-
9金生国.贯彻献血法是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的保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4):198-201. 被引量:2
-
10宋海波,王保龙.临床检验质控管理及批批检试剂使用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4):239-24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460
-
1孟月香.浅谈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4):401-401.
-
2谢中斌,王利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漏诊3例白血病的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7):929-930. 被引量:6
-
3李祥武,常红.浅析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和联系的作用[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11):46-47. 被引量:2
-
4石同才.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保证[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1):1438-1439. 被引量:5
-
5方海荣,莫兰榕,刘建霞.精神专科医院实验室现状分析与改进设想[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30-2231.
-
6张铃.增强法律意识 规范病历书写[J].中国病案,2006,7(S1). 被引量:4
-
7唐小龙,蔡淑玉,周昕.加强核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9). 被引量:4
-
8向家隆.血液标本检测实验前质量控制的体会[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7).
-
9周汉新.全程监控与医疗质量指标的研究思路[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5):5-6. 被引量:3
-
10高梅,梁春燕,于晓明.实验条件对PT试验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08,28(5):38-3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4
-
1李向阳,李建宏,陈小剑,奚东辉,徐苗霜.检验项目的条形码管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05-107. 被引量:59
-
2汪建国.实验室标本的采集及其影响因素[J].江西医学检验,2005,23(1):76-76. 被引量:10
-
3王志剑,李莉,李琳,马跃平.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7):471-472. 被引量:17
-
4陈军政.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与临床科室的联系[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5):67-68. 被引量:32
-
5邓素彤,黄良谋,罗韶晖.浅论临床检验试剂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2):43-44. 被引量:7
-
6辛继胜.浅析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体系[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83-2684. 被引量:3
-
7汪建国.浅析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检验医师,2006,3(1):58-59.
-
8申子瑜.医院管理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4-77.
-
9肖鹏.关于多元化医疗纠纷调解机构的研究[J].新医学,2008,39(4):271-272. 被引量:7
-
10梁雁芳,冼日凤,梁春萍.皮试记录本的设计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50-105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
1邓军卫,佘鸥,许毅,杨心洁,李敏能,何庆南,施小六.临床体外检测项目在民事举证责任倒置下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63-65.
-
2杨云武,晋飞.加强检验科科学管理、提高检验质量[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4-74. 被引量:7
-
3汪建国.检验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新医学,2009,40(4):259-261. 被引量:2
-
4罗璐红,张春丽,刘海燕.药物皮试登记本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121-121.
二级引证文献9
-
1辛承蔡,王琳雅,周雪红.关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J].今日健康,2016,15(4):339-339. 被引量:4
-
2何建业.实行科学化管理 促进检验科稳步发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4):370-371.
-
3周作华,吴均竹,解晓琴,罗冬青.导致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预防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98-1399. 被引量:4
-
4徐亚敏,林正明,董兴华,杨园园.浅谈输血科试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15-16.
-
5冯利华.探讨检验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7):898-899. 被引量:4
-
6徐丽萍.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8):895-896. 被引量:3
-
7余德清.试论如何实现检验科科学化管理[J].中外医疗,2013,32(35):132-133.
-
8李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252-255. 被引量:16
-
9孜比尔尼沙.阿西木.浅谈如何控制临床医学检验质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39):117-117. 被引量:1
-
1关向东.论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后医方的抗辩事由[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8):476-480. 被引量:2
-
2郝金刚.揭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面纱[J].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03(1):8-9.
-
3俞忆春.护理人员如何应对举证倒置[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3,5(4):50-50.
-
4赵敏.医疗侵权举证倒置的相关法律问题[J].中国卫生法制,2003,11(2):16-17.
-
5陈挺.正确理解“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J].山东税务纵横,2000(2):55-55.
-
6吴洪南.《医疗事故处理务例》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卫生,2003(3):16-17. 被引量:1
-
7姜楠.医疗机构应对“举证责任倒置”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6):594-595. 被引量:1
-
8李现平.浅谈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J].中国劳动,2003(3):41-41. 被引量:2
-
9霍骞.浅析医疗侵权的“倒举证之死”[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3):74-74.
-
10两项新制度是否“明显偏向消费者” 举证“倒置”体现法律公平[J].当代法学,2002,16(7):9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