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孔子的人格魅力——以《论语》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论语》为考察中心,同时参照《孔子家语》、《礼记》等书,着重论述孔子的人格魅力。孔子非凡而永恒的人格魅力,体现为以下几端:孔子是文化的终极关怀者,孔子是孜孜不倦的传道者,孔子是身体力行的践履者,孔子是乐观坚毅的通达者,孔子是无上亲和的仁爱者。
作者 彭华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7-221,共5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1930年)[A]..《金明馆丛稿二编》[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7页.
  • 2贺麟.文化、武化与工商化[A]..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80.
  • 3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1,121.
  • 4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1934年)[A]..金明馆丛稿二编[C].,.219.
  • 5李泽厚.孔子再评价[A]..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 6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A]..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 7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1941年)[A]..文化与人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
  • 8金景芳.论孔子思想的两个核心[J].历史研究,1990(5):68-78. 被引量:5
  • 9郭沫若.孔墨的批判[A]..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7.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20

  • 1彭华.陈寅恪的文化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1999(4):40-49. 被引量:8
  • 2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198-205. 被引量:100
  • 3李学勤.弘扬国学的标志性事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9):1-1. 被引量:12
  • 4舒大刚.晚清“蜀学”的影响与地位[J].社会科学研究,2007(3):165-170. 被引量:11
  • 5舒大刚.《代序-论晚清“蜀学”》,《儒藏论坛》第二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9页.
  • 6宋育仁生平的介绍.主要采自《四川省志·人物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8-461页.
  • 7涨之洞.《川省随棚录遗片》,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页.
  • 8《四川书院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2-360页).
  • 9张之洞.《蝤轩语》,《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793页.
  • 10《湘绮府君年谱》.第89页.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