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的摇篮——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科技产业》
2005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6
-
1杨忠泰.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障碍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必然性[J].理论导刊,2003(1):14-16. 被引量:9
-
2曾宪军.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05(2):68-69. 被引量:18
-
3杨少飞,许为民.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5):64-68. 被引量:46
-
4王炎坤,危怀安,肖红缨,刘燕美,杨晓秋,吴根,张峰,朱庆平,李学斌.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分析与发展报告——经验篇[J].中国基础科学,2006,8(2):48-50. 被引量:6
-
5吴根,刘燕美,张峰,朱庆平,杨晓秋,李学斌,王炎坤,危怀安.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分析与发展报告——展望篇[J].中国基础科学,2006,8(2):51-54. 被引量:16
-
6和涛.重点实验室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J].太原科技,2006(8):10-1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廖小波.高校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2):69-71. 被引量:7
-
2陈东明,张莹.试论我国新型水利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以长江科学院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9(5):35-38. 被引量:5
-
3赵新华.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7):1-3. 被引量:10
-
4陈东明.我国水利科研部门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及验证[J].中国科技论坛,2011(1):53-57. 被引量:1
-
5李燕萍,吴绍棠.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41-44. 被引量:13
-
6刘红梅,曹小柯,潘咏平.修购专项推进院内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2(2):9-11. 被引量:1
-
7刘燕,刘瑾,郑合勋.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特色优势的养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91-193. 被引量:5
-
8周琼琼,何亮.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20-23. 被引量:19
-
9王青峰,陈志鸿,王敏,袁文才,李小琴.地方高校科研平台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16(4):197-199. 被引量:10
-
10肖雪葵,曾科,易春.公共科技平台收益分配的博弈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3,45(5):18-24. 被引量:1
-
1张永新,冯海平.国家科技竞争力及创新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3(7):30-31. 被引量:4
-
2祝小平,王洪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17(5):46-48.
-
3刘秀.浅论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科技信息,2011(12). 被引量:1
-
4应海风.如何提高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3,0(11):28-29. 被引量:1
-
5吉彩红.浅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计量[J].中国市场,2009(13):58-59. 被引量:1
-
6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23):19-31.
-
7董娟.科技中介在科技创新平台中的作用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8):149-150. 被引量:1
-
8以科技发展推动江西崛起[J].江西政报,2006(13):1-1.
-
9周牟洮.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层次思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996,0(6):17-19.
-
10张文元,尹莲英,陈大安.试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吉安师专学报,1990(4):9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