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究竟是什么——《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序
被引量:31
出处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6-86,共1页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172
-
1许诤.美国著名大学筹款运动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S1):74-83. 被引量:14
-
2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0):12-14. 被引量:52
-
3李志义.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1-7. 被引量:20
-
4陈恩维,高宇.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变革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30-33. 被引量:10
-
5陈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兼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5(3):5-9. 被引量:7
-
6王蕾,漆新贵.对大学通识教育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6):29-30. 被引量:11
-
7蔡敏,蔡克勤.通识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落实[J].中国地质教育,2003,12(4):38-40. 被引量:3
-
8夏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试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46-148. 被引量:3
-
9冯建军.建立多元的公民身份体系——基于中国的现实[J].江苏社会科学,2013(6):65-69. 被引量:6
-
10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18(4):16-19. 被引量:272
引证文献31
-
1艺丹.确立“大学语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J].社科纵横,2006,21(12):158-160. 被引量:1
-
2郭红玲.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初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6):80-81. 被引量:1
-
3于海洪.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的通识教育[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08(4):44-48. 被引量:4
-
4丛蔚然,周选围.通识教育理念下“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的教与学[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14-18. 被引量:6
-
5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理性反思[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23-26. 被引量:20
-
6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大学教育科学,2007(4):84-88. 被引量:31
-
7苗文利.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12-16. 被引量:12
-
8左崇良,刘愈.通识教育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17-20.
-
9于海洪.地方高校“通识教育”与课程整合[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2):140-144. 被引量:5
-
10董彪.财经类专业本科阶段法学教育问题思考——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9(15):240-24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91
-
1李海涛,陈欣妍.自然辩证法概论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园,2021,14(5):22-24.
-
2孙赫.通识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综述及对我国开放大学的启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2):15-17. 被引量:1
-
3孙赫.开放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改革路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92-95. 被引量:1
-
4邵金炎,姜威,孙克玉,曾勇."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在医学通识选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9):1145-1148. 被引量:1
-
5张征.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4(5):76-77. 被引量:4
-
6陈晨.关于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3):50-51.
-
7朱雯,秦炜炜.竺可桢的通才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涵[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6):18-21.
-
8丛蔚然,周选围.通识教育理念下“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的教与学[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14-18. 被引量:6
-
9唐大光.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浅谈[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02-104. 被引量:1
-
10王启明,孙美玲,郑生忠,曲洪刚.通识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整合[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3):40-43. 被引量:3
-
1好书推荐[J].基础教育课程,2014(11):78-78.
-
2胡蕴华.赫钦斯通识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76-77.
-
3史领空.浅论中文图书的合作出版[J].出版与印刷,1996,0(1):15-17.
-
4陈洁.港台地区学校法治教育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108-109. 被引量:2
-
5谢达波.把生命教育融进课堂[J].中国西部,2014(40):9-9.
-
6王运武.我国香港和台湾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20(12):8-10. 被引量:5
-
7朱永新.香港和台湾教学管理模式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5(2):47-52.
-
8李海清.法学家说:未成年人在学校享有二十一种权利:停课罚站都是侵权[J].青年教师,2002(1):36-37.
-
9刘晶.比较全球化背景下香港和台湾的公民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5):53-54. 被引量:1
-
10王春春.浅谈中国通识教育之争[J].医学教育探索,2003,2(4):6-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