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南藏族妇女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历史上,甘南藏族妇女无权参与政治活动,在宗教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受教育权被剥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但多种婚姻形式的存在和不分男女的财产继承方式使藏族妇女在家庭生活中享有特殊的地位。现代社会中,她们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者
李静
杨须爱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兰州学刊》
2005年第6期205-207,共3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项目号:DMA030215
关键词
甘南
藏族妇女
性别角色
社会地位
变迁
分类号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3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0
参考文献
2
1
李静.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教育及社会化发展研究[J]
.教育研究,2004,25(11):81-86.
被引量:9
2
拉毛措.
藏族妇女历史透视[J]
.青海社会科学,1996(6):81-8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全国妇联.青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
2
.青海民族女童教育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51.
3
贾春增.民族社会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
弋玉清.
青海少数民族妇女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3):87-90.
被引量:6
5
王振岭.
革新教育观念 整体优化女童教育环境──青海省民族女童教育实验取得可喜成绩[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2(1):33-37.
被引量:1
6
任玉贵.
影响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对策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2(1):38-43.
被引量:5
7
李静,赵伟.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2(2):21-2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6
1
刘燕平,马生香,宁银丽,钱力.
西北民族牧区两性教育不平等问题实证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164-169.
被引量:5
2
李静,沙良波.
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研究——一项关于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的调查[J]
.广西民族研究,2005(3):30-33.
被引量:5
3
李静,杨须爱.
甘青藏族妇女社会地位探析[J]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4):110-113.
被引量:8
4
罗小峰,白亚娜,裴泓波,胡晓斌,潘卫民.
少数民族院校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53-354.
被引量:5
5
李静,戴宁宁.
藏族起源“罗刹女与猕猴结合”传说与藏族社会性别角色[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8-33.
被引量:4
6
蒋永菊.
以谚语为视角看藏族部落习惯法——以青海藏区为例[J]
.知识经济,2009(7):157-158.
被引量:1
7
王天玉.
藏族女性的角色与地位:文献回顾与研究展望[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133-139.
被引量:12
8
李凤珍.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探析[J]
.华夏医学,2011,24(1):88-90.
9
李凤珍.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
.河池学院学报,2011,31(5):121-123.
被引量:3
10
张艳雷.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24(2):102-10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6
1
刘正刚,王敏.
清代康区藏族妇女生活探析[J]
.中国藏学,2005(4):116-121.
被引量:5
2
王长艳.
论蒙古族传统和谐文化及其现代价值[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1):117-120.
被引量:8
3
王小彬.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西藏妇女的解放[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8.
被引量:3
4
张佳丽.
论农牧区妇女在西藏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J]
.西藏发展论坛,2010(6):55-57.
被引量:5
5
谢红岭.
妇女参与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分析——以内蒙古西部X市和东部H市E自治旗为例[J]
.人口与经济,2011(S1):4-6.
被引量:2
6
仓决卓玛.
西藏妇女权利地位今昔谈[J]
.西藏研究,1999(3):115-118.
被引量:6
7
李小云,林志斌.
性别与发展理论评述[J]
.社会学研究,1999(5):3-12.
被引量:38
8
王金洪.
当代西藏妇女的婚姻状况与家庭地位——对拉萨市与山南地区200户家庭的调查[J]
.民族研究,1999(3):22-31.
被引量:13
9
吴从众.
民主改革前西藏藏族的婚姻与家庭——兼论农奴制度下存在群婚残余的原因[J]
.民族研究,1981(4):27-36.
被引量:20
10
孙戎.
妇女地位变迁研究的理论思路[J]
.妇女研究论丛,1997(4):50-5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0
1
刘燕平,马生香,宁银丽,钱力.
西北民族牧区两性教育不平等问题实证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164-169.
被引量:5
2
周俊山,尹银,王树新,潘琴.
拉萨市已婚育龄妇女的孩子价值观念分析--兼论妇女地位和生育文化对孩子价值的影响[J]
.人口与发展,2008,14(6):39-46.
被引量:4
3
周俊山,尹银,潘琴.
妇女地位、生育文化和生育意愿--以拉萨市为例[J]
.人口与经济,2009(3):61-66.
被引量:16
4
唐雪琼,朱竑.
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父权制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基于撒尼、傣和哈尼三民族案例的比较研究[J]
.人文地理,2010,25(1):123-128.
被引量:24
5
王天玉.
藏族女性的角色与地位:文献回顾与研究展望[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133-139.
被引量:12
6
臧肖,嘎玛措,扎西当周.
藏族牧民两性分工的宗教社会学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3(1):165-168.
被引量:2
7
周泉.
甘南藏族女性社会角色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甘南州碌曲县为例[J]
.丝绸之路,2013(14):36-37.
8
李海红,程淑华.
藏族女童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与藏民族传统文化的超越[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4-146.
被引量:1
9
苟钰姣,刘兴元,张伟明,徐长林,龙瑞军.
祁连山牧区妇女社会地位及其对草地政策的认知度[J]
.生态学报,2015,35(10):3472-3479.
被引量:4
10
朱雅雯.
安多藏族社会的女性角色与现代性变迁——基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的田野调查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20,31(2):184-19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王舟英.
藏族妇女参与黄河生态保护的生态认知[J]
.中外企业文化,2020(9):96-97.
2
王舟英.
甘南州藏族妇女保护生态的能力提升[J]
.中外企业文化,2020(8):99-100.
3
魁朝晖.
藏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认同研究——以循化县为例[J]
.理论观察,2022(3):137-141.
被引量:1
4
刘燕平,马生香,宁银丽,钱力.
西北民族牧区两性教育不平等问题实证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164-169.
被引量:5
5
次仁央宗.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Women's Status- a Case Study of Namtso Township[J]
.China Tibetology,2013(2):19-24.
6
王勇.
聚焦藏族社会劳动分工对民间体育的影响[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219-222.
被引量:1
7
胡静.
收入、相对地位与女性的生育意愿[J]
.南方人口,2010,25(4):3-9.
被引量:21
8
杨丽琼.
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地位和社会角色变迁影响研究——基于撒尼、白和摩梭三民族案例的对比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2):68-72.
被引量:7
9
杨丽琼.
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研究——基于大理新华白族旅游村的案例分析[J]
.旅游研究,2011,3(2):48-51.
被引量:12
10
赵巧艳.
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的互动——以龙胜金坑红瑶为例[J]
.人文地理,2011,26(6):67-71.
被引量:20
1
张弓.
两种历史文明和文明遗产的两种继承方式[J]
.学术月刊,1984,16(4):19-22.
2
吴忠民.
历史社会学再论[J]
.社会学研究,1988(2):98-106.
被引量:1
3
许莉,马跃.
孝道文化与家庭养老模式的延续[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1):96-99.
被引量:2
4
林红.
从家庭继承方式看裕固族与哈萨克族文化差异[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69-74.
被引量:3
5
刁统菊.
嫁妆来源及象征的多样性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07(1):61-68.
被引量:11
6
李应赋.
从中日两国“家”文化的差异看中国现代家族企业的走向[J]
.湖湘论坛,2007,20(6):46-47.
7
蒲志鸿.
透过汉、法成语中的色彩词看中、法文化差异[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0(4):133-140.
被引量:7
8
河北师大西校区(原河北师院)学人新论卡片[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4):138-140.
兰州学刊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