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Water-saving Planting Technology of Maiz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节水灌溉技术、农田覆盖技术、耕作技术和化学调控等节水栽培技术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从20世纪60年代起,这些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我国有了长足的进展。概述了节水栽培技术发展在玉米生产中的特点,几种节水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使玉米增产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
何铁光
王灿琴
黄卓忠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6,共3页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关键词
农作物生产
节水栽培
玉米
分类号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07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2
参考文献
18
1
关义新,徐世昌,陈军,戴俊英,王庆祥.
土壤干旱下喷施乙醇胺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1995,21(4):424-428.
被引量:11
2
丁玉川,王树楼,王笳.
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4,2(1):28-31.
被引量:13
3
宋凤斌,戴俊英,闫璇玲.
MOC抗旱剂对干旱下玉米耐旱性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1995,15(1):32-35.
被引量:3
4
陈素英,张喜英,胡春胜,刘孟雨.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生长过程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20(4):55-57.
被引量:79
5
孙占祥,李德新,赵岩,祝从康,魏亚范,于希臣.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耗水量及抗旱性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6(2):11-14.
被引量:10
6
胡振琪,S.K.Chong.
深耕对复垦土壤物理特性改良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9,30(6):248-250.
被引量:17
7
梁宗锁,康绍忠,胡炜,张建华,高俊风.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的节水效应[J]
.农业工程学报,1997,13(4):58-63.
被引量:85
8
宋凤斌,阎璇玲,徐辰,戴俊英,李太龙.
玉米抗旱应变措施的研究Ⅰ.MOC抗旱剂对玉米雌穗分化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1):37-42.
被引量:7
9
王俊荣.
保护性耕作效益好[J]
.农业装备技术,2003,29(4):17-17.
被引量:9
10
赵久然,陈国平.
我国地膜覆盖玉米栽培的现状及展望[J]
.北京农业科学,1989(1):10-15.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刘效瑞,伍克俊,王景才,朱大权.
土壤保水剂对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效果[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1(2):32-35.
被引量:68
2
冯金朝,赵金龙,胡英娣,陈荷生.
土壤保水剂对沙地农作物生长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1(2):36-40.
被引量:55
3
罗守德,董竹蔚,罗坤.
免耕秸秆覆盖对玉米根系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1993,21(1):14-18.
被引量:13
4
王永吉,丁钟荣,王韶唐.
几种抗蒸腾剂的作用特点及其对冬小麦抗旱能力影响的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2):70-75.
被引量:8
5
宋凤斌,孙忠立,汪立群.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3,1(1):32-34.
被引量:8
6
苏艳红,黄国勤,刘秀英,刘隆旺.
旱地玉米抗旱措施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1):56-61.
被引量:24
7
宋凤斌,姚运生,戴俊英.
长春地区玉米的光温水生产潜力及增产途径[J]
.吉林农业科学,1995,20(1):92-95.
被引量:2
8
王建华,刘鸿先,徐同.
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1):1-7.
被引量:613
9
梁宗锁,康绍忠,李新有.
有限供水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1995,15(1):26-31.
被引量:41
10
宋凤斌,戴俊英,李海燕,谷卫彬.
外源多胺与玉米的耐旱性[J]
.玉米科学,1995,3(3):44-46.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507
1
韩雅利,史明山,王磊,焦宏业,肖磊,董策,范子洋.
小麦-玉米周年丰产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分析与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58-61.
被引量:1
2
侯玉虹,尹光华,刘作新,刘恩才,侯立白.
土壤含水量对玉米出苗率及苗期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0-73.
被引量:30
3
陈晓远,高志红,刘晓英,石元春.
植物对土壤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反应研究进展[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2):72-77.
被引量:3
4
李洪勋,吴伯志.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4,12(z1):66-69.
被引量:28
5
齐永青,肖凯,李雁鸣.
作物在渗透胁迫下脯氨酸积累的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24-27.
被引量:40
6
胡笑涛,康绍忠,蔡焕杰,张富仓,杜太生.
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田间实施技术探索[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z1):145-148.
被引量:4
7
庄文化,冯浩,吴普特,徐福利,李百凤,宁荣昌.
两种高分子保水材料对盆栽甘蓝影响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17-21.
8
白文波,宋吉青,李茂松,汪亚峰,武永峰,刘布春,王春艳,王秀芬.
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征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8-23.
被引量:68
9
陈学才,余世学.
玉米高产攻关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2000,8(z1):60-62.
10
谭国波,赵立群,张丽华,赵洪祥,方向前,孟祥盟,闫伟平,徐长洪,韩喜国,边少锋.
玉米拔节期水分胁迫对植株性状、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1):96-98.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83
1
赵允格,邵明安.
不同整地方式下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40-44.
被引量:11
2
赵凡.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04,35(11):22-23.
被引量:61
3
马香玲,高计生.
坝上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J]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8(2):14-16.
被引量:4
4
苏艳红,黄国勤,刘秀英,刘隆旺.
旱地玉米抗旱措施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1):56-61.
被引量:24
5
郑卓琳,李伯航,张淑敏.
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需水规律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4):26-32.
被引量:10
6
彭芳,张新林.
河套灌区节水灌溉潜力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4):5-7.
被引量:6
7
魏永霞,王立敏,张忠学,王斌.
东北半干旱区节水抗旱技术集成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2):117-120.
被引量:6
8
李小雁,张瑞玲.
旱作农田沟垄微型集雨结合覆盖玉米种植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45-48.
被引量:73
9
陈克强,张建丰,白丹,高彬.
北方灌区非工程节水措施综议[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146-149.
被引量:3
10
张崇智.
西安市主要作物节水灌溉制度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150-15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3
1
曹祎.
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J]
.科技创业家,2013(22).
2
白安龙.
东北大庆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初探[J]
.现代农业,2008(3):30-31.
被引量:7
3
郑险峰,周建斌,王春阳,拓秀丽,高亚军,李生秀.
覆盖措施对夏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2):80-83.
被引量:16
4
赵红梅,李江,史晓丽,马煜东,白岗栓.
河套灌区玉米节水栽培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0):26-28.
5
白岗栓,张蕊,耿桂俊,任志宏,张沛琪,史吉刚.
河套灌区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1):149-154.
被引量:19
6
杨宏峰.
浅谈玉米的一生及生育特点[J]
.民营科技,2011(11):137-137.
7
毕明,李福海,王秀兰,郝玲玲,刘建栋,毕建杰.
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生育期水分供需矛盾与抗旱种植技术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2,32(2):5-6.
被引量:14
8
汪建学.
克东县覆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8):25-25.
被引量:1
9
霍纯升,崔雅贤.
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3(7):200-200.
被引量:1
10
张正卓,李得举,郭爱民.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与覆膜时期节水增产效应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14,45(4):25-28.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周余桉,刘玉华,张立峰.
覆膜方式对雨养饲用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5):8-13.
被引量:4
2
李琦,王佳宇,吴强,赵志伟,张永平.
限水灌溉对河套灌区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3(6):28-33.
被引量:1
3
曹祎.
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J]
.科技创业家,2013(22).
4
何铁光,王灿琴,黄卓忠.
玉米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节水灌溉,2005(6):14-16.
被引量:13
5
赵敏,高会东,崔彦宏.
保水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6,14(6):125-126.
被引量:28
6
张宏,周建斌,刘瑞,张鹏,郑险峰,李生秀.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半旱地冬小麦/夏玉米氮素累积、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1):1-8.
被引量:38
7
王俊,徐淑琴,王宏伟.
黑龙江省玉米膜下滴灌试验2009年阶段性成果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38(6):111-113.
被引量:1
8
孟军,赵宏伟,孙伟,王建国.
黑龙江省西部灌溉区膜下滴灌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探索[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5-8.
被引量:2
9
李明芳,买自珍,桂林国,陆俊武,杨琳,佘萍,撒金东.
不同膜色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3):4-5.
被引量:10
10
王平,谢成俊,陈娟,代立兰,王国宇,魏珑.
地膜覆盖对半干旱地区土壤环境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综述[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2):34-37.
被引量:16
1
高明,田子玉,谭化,王佳江,高峰.
我国玉米节水栽培技术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1):67-68.
2
徐淑贞,张双宝,鲁俊奇.
日光温室番茄滴灌节水、增产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0(2):16-19.
3
李文丽,李欣.
数理统计在西洋参增产研究中的应用[J]
.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2(1):91-91.
4
林丽翩.
基于农艺措施的农业节水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6):83-83.
被引量:1
5
王瑞芬.
山西省农田覆盖技术节水增产效果与投入产出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5):126-127.
被引量:1
6
周松茂,李代玺,何明清,廖玉辉,胡廷秀.
“901”微生态制剂对水稻的增产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S1):672-676.
被引量:1
7
茹天祥,王绍中,常满仓.
丘陵旱地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与促根增产研究初报[J]
.河南农业科学,1990,19(2):1-3.
被引量:1
8
强磊.
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和增产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4,30(10):37-37.
被引量:5
9
何凤文.
新疆棉花生产的现状与增产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4,34(9):119-119.
10
王春英,张秀清,王庆成,刘开昌.
应用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玉米骨干自交系抗病增产研究Ⅰ.玉米骨干自交系改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1,33(1):4-6.
节水灌溉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