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导入小麦当代(T_1)和二代(T_2)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

Variation analysis of introducing soybean DNA into T1 and T2 wheat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T1代收获2241株,选出蛋白质含量>15%的单株占样本总数的2.76%,湿面筋含量>35%的单株占样本总数的0.54%。对T2代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分析发现,T2代的高蛋白植株明显增加。T2代湿面筋含量>35%的优良单株占样本总数的4.36%。表明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对小麦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24h DNA温育有可能是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导入小麦的理想条件。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10-12,共3页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302B-03)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4B00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9

  • 1杨剑波,吴李君,吴家道,吴跃进,余增亮,许智宏.应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获得水稻转基因植株[J].科学通报,1994,39(16):1530-1534. 被引量:84
  • 2程备久,田秋元,李展,周立人.离子注入法导入外源DNA引起陆地棉性状变异的研究[J].核农学报,1996,10(3):150-154. 被引量:43
  • 3余增亮,Nucl Instr Meth,1991年,B59/60期
  • 4贾士荣,植物学通报,1991年,9卷,2期,3页
  • 5余增亮,Nucl Instr Meth,1992年
  • 6卢杨江,中国水稻科学,1992年,6卷,47页
  • 7周光宇,农业分子育种研究进展,1993年,96页
  • 8Yu Zengliang,NuclearInstruments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B5 9/ 6 0,1991年,705页
  • 9黄骏麒,遗传学报,1986年,3期,22页
  • 10黄骏麒,遗传学报,1981年,8卷,1期,56页

共引文献310

同被引文献4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