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现状
被引量:4
The State-of-the-Art of Japanese Seismic Technology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出处
《上海建设科技》
2005年第6期17-19,共3页
Shanghai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23
-
1许利惟,周继忠.国内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比较[J].福建建筑,2005(Z1):217-218. 被引量:2
-
2高小旺,刘佳,高炜.不同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目标和标准的探讨[J].建筑结构,2009,39(S1):537-541. 被引量:5
-
3胡慧平.抗震:日本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J].中国建设信息,2004(09X):40-41. 被引量:1
-
4杨仕升,郝效强,秦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5):80-84. 被引量:13
-
5谢礼立,张晓志,周雍年.论工程抗震设防标准[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16(1):1-18. 被引量:21
-
6卢振恒.日本建筑物的有效抗震设计思路与进展[J].震灾防御技术,2006,1(2):172-176. 被引量:5
-
7邓文旭.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7,33(24):69-70. 被引量:13
-
8雷芸.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7,23(7):13-15. 被引量:51
-
9砺波匡.大地震中日本建筑住宅的相关经验和对策[J].住宅产业,2008(6):49-51. 被引量:2
-
10胡国勇.构筑震不垮的学校 走进日本中小学(下)[J].上海教育,2008(13):36-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4
-
1舒仁.论加大科技出版的人文含量[J].中国出版,2000(2):57-57.
-
2吴宏业,胡焱.酒店企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企业活力,2012(7):92-96. 被引量:3
-
3刘邦禹.现代城市建筑物主要抗震结构技术及实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2(19):54-54.
-
4张滔滔.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4(11):120-120.
-
5李宁,胡培元,康健,张明东.浅谈日本建筑抗震设计方法与政策[J].中国科技成果,2016,0(16):12-14.
-
6赵燕薇.钢筋混凝土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对比[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0):152-153. 被引量:2
-
7陈珑凯.城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现存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为例[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1,23(1):75-79.
-
8包龙生,桑中伟,叶学峰.基于Pushover分析方法的双柱桥墩抗震性能评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21,43(2):228-234. 被引量:2
-
9陈珑凯.城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现存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为例[J].湖南安全与防灾,2021(3):49-52. 被引量:1
-
10苏建锋,张庆斌.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J].震灾防御技术,2021,16(2):414-420. 被引量:13
-
1任学斌,苗增国.建筑隔震设计方法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8,24(3):55-58.
-
2张涛,张富有.基础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新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2):118-120. 被引量:9
-
3孙玉达,曹新飞.橡胶隔震垫技术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8,37(8):52-54. 被引量:1
-
4张建,臧秀平,唐柏鉴.基础隔震房屋的模态分析[J].山西建筑,2008,34(27):7-8.
-
5王志强,陈新亮.房屋橡胶隔震垫施工技术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1(2):29-30. 被引量:5
-
6胡金保.高层建筑橡胶隔震垫施工安装方法[J].山西建筑,2003,29(6):32-33. 被引量:4
-
7张富有,程文瀼,赵世锋,林拥军.带限位钢棒的橡胶隔震垫在某大厦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03,34(7):527-528.
-
8快递[J].中外建筑,2012(7):148-148.
-
9张照华.叠层橡胶垫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6):94-97. 被引量:1
-
10朱南波.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设计,2015,42(2):33-3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