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4-285,共12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参考文献10
-
1钱杏邨.《上海事变与鸳鸯蝴蝶派文艺》[A]..《现代中国文学论》[C].,1933年6月出版..
-
2佐思.《“礼拜六派”新旧小说家的比较》[A]..《横眉》奔流新集之三[C].,1941年12月5日..
-
3宇文宙.《梦与现实—读张恨水先生著(八十一梦)》[N].重庆《新华日报》,1942年9月21日.
-
4潘梓年.《精进不已—祝恨水先生创作三十周年》[N].重庆《新民报》,1944年5月16日.
-
5.《恨水的创作表现》[N].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西方夜谈》,1944年5月16日.
-
6茅盾.关于〈吕梁英雄传〉[J].中华论谭,1946,(1):70.
-
7唐弢 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10年12月第1版.第450页.
-
8杨义.张恨水:热闹中的寂寞[J].文学评论,1995(5):89-96. 被引量:17
-
9杨义.《杨义文存》第2卷[A]..《中国现代小说史》(下)[C].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747-756页.
-
10孔庆东.《走向新文学的张恨水》[J].通俗文学评论,1998,(1).
共引文献23
-
1汤哲声.新文学对市民小说的三次批判及其反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118-132. 被引量:6
-
2陈静.张恨水研究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3):48-53.
-
3闵建国.张恨水小说的先进性构建及其现实意义[J].开封大学学报,2005,19(2):54-57.
-
4陈静.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恨水的个案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67-71.
-
5张勇.“集纳主义”与30年代海派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3):112-119. 被引量:2
-
6张争艳.新时期对张恨水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6):314-314.
-
7刘世文.消费主义文学中的文化逻辑--论“出版”在当代文学中的媒介作用[J].求索,2010(1):174-176. 被引量:1
-
8刘玉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张恨水及张恨水小说[J].船山学刊,2010(2):192-195. 被引量:4
-
9肖向明.“鬼域-人间”的政治寓言——论20世纪40年代“民间信仰”的文学想象[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12-17.
-
10黄霖.民国初年“旧派”小说家的声音[J].文学评论,2010(5):90-96. 被引量:10
-
1偶像[J].读读写写,2009(7):127-127.
-
2王友元.偶像[J].学习之友,2009(4):41-41.
-
3刘征,王守愚,李一信,王改正,沈华维,刘宝安,李玉成,喻石生,韦善通,李乾山.感事抒怀[J].中华诗词,2010(3):4-4.
-
4网络小说首获“五个一工程奖”[J].共产党员,2009(11):28-28.
-
5偶像[J].农村养殖技术,2008(1):45-45.
-
6杨国华.偶像[J].黄河,2016,0(3):197-197.
-
7李磊.《八十一梦》与张恨水小说中的“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67-68.
-
8王爱菊.《八十一梦》与张恨水小说中的“新”[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8(3):84-85.
-
9潜阳子.张恨水爱情创作生涯——人生长恨水长东[J].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1995,0(3):64-74.
-
10苏光文.张恨水《八十一梦》的批判意识与自省意识──兼论《八十一梦》的文学历史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2):100-105. 被引量:2
;